吃螃蟹过敏通常会出现皮肤发痒症状,还可能伴随皮疹、红肿或呼吸困难等表现。过敏反应主要由免疫系统异常、组胺释放、遗传易感性、甲壳类蛋白过敏等因素引起。
机体将螃蟹蛋白误判为有害物质产生IgE抗体,引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螃蟹富含组氨酸代谢产物,过敏时组胺过度释放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除口服抗组胺药外,严重者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特应性体质人群更易发生食物过敏。建议有家族过敏史者首次食用螃蟹前进行过敏原检测,备好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应急。
甲壳类特有的原肌球蛋白可诱发I型超敏反应。确诊后需严格忌口,交叉过敏者还应避免食用龙虾、虾等甲壳类水产品。
出现喉头水肿或休克等严重反应须立即就医,日常建议过敏体质者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并注意食品成分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