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进水后出血疼痛可能由外耳道损伤、外耳道炎、鼓膜穿孔、中耳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止痛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挖耳或异物刺激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表现为轻微出血和刺痛。用无菌棉签吸干水分,避免抓挠,通常可自愈。
进水后细菌滋生引发炎症,伴随肿胀和脓性分泌物。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
进水冲击或原有炎症导致鼓膜破裂,出现突发剧痛和血性分泌物。禁止自行冲洗,需耳鼻喉科行耳内镜检查,必要时行鼓膜修补术。
污水经咽鼓管逆行感染,可能伴有发热和听力下降。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
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潜水,出血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眩晕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