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肛裂可通过温水坐浴、调整饮食、局部用药、保持清洁等方式治疗。肛裂通常由便秘、饮食不当、局部感染、先天性肛门狭窄等原因引起。
建议家长每日用38-40℃温水给孩子坐浴2-3次,每次10分钟,可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坐浴后需用柔软毛巾蘸干水分,避免摩擦损伤。
家长需增加孩子膳食纤维摄入,如西蓝花、梨子、燕麦等,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000ml。可适量食用益生菌酸奶帮助调节肠道菌群。
医生可能开具硝酸甘油软膏、利多卡因乳膏、复方角菜酸酯栓等药物缓解疼痛。家长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禁止自行调整用药量。
每次排便后建议家长用温水清洗肛门,更换纯棉内裤。避免使用含酒精湿巾,可选择婴幼儿专用无刺激湿巾。
若保守治疗2周未缓解或出现出血加重,需及时就诊小儿外科。日常应培养孩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硬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