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下方出现包块可能由皮脂腺囊肿、毛囊炎、腹股沟疝、睾丸附睾炎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皮脂腺堵塞导致分泌物积聚形成囊肿,表现为无痛性圆形包块,可局部热敷促进吸收,若继发感染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
局部毛囊细菌感染引发红肿硬结,伴随压痛感,保持清洁干燥后可自行消退,严重时需使用碘伏消毒并外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腹腔内容物经腹壁薄弱处突出形成可复性包块,可能与腹压增高、腹壁缺损有关,表现为站立时包块增大,需通过疝修补术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
细菌逆行感染引发阴囊红肿热痛,常伴随发热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托高阴囊。
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裤避免摩擦,观察包块变化情况,若出现持续增大、破溃或剧烈疼痛应及时至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