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咽鼓管功能训练、鼓膜穿刺抽液、鼓膜置管术等方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通常由感冒、鼻炎、腺样体肥大、中耳负压等原因引起。
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缓解鼻腔炎症及促进中耳积液排出。
通过捏鼻鼓气、吞咽动作等促进咽鼓管开放,改善中耳通气,需每日重复进行。
对积液较多者可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液,快速缓解耳闷症状,术后需避免耳道进水。
反复发作或积液黏稠者需手术放置通气管,维持中耳通气6-12个月,期间需定期复查耳内镜。
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及乘坐飞机,保持鼻腔通畅,急性期可配合局部热敷缓解耳部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