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脱肛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脱肛通常由长期便秘、分娩损伤、盆底肌松弛、慢性腹泻等原因引起。
避免久蹲久坐,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如燕麦、西蓝花,保持排便通畅。长期便秘者需培养定时排便习惯。
直肠黏膜水肿者可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静脉活性药物,伴有炎症时可用美沙拉嗪栓剂。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栓。
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帮助恢复盆底肌功能,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严重者可考虑肛门环缩术等微创介入治疗。
重度直肠脱垂需行经腹直肠悬吊术或Delorme手术,合并直肠前突者需同时修补盆底缺陷。术后需预防感染并坚持康复训练。
日常避免搬运重物,控制咳嗽等腹压增高因素,术后三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出现肛门坠胀感持续加重时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