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内出现痘痘样肿物可能由外耳道疖肿、皮脂腺囊肿、真菌性外耳道炎或外耳道胆脂瘤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感染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处理。
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酒精棉签轻柔擦拭患处,避免挤压或掏挖,防止继发感染。每日清洁2-3次,保持耳道干燥通风。
细菌感染引起的疖肿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莫匹罗星软膏或头孢克洛分散片。伴随红肿热痛时需配合口服抗生素。
白色絮状分泌物伴瘙痒可能为真菌感染,需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或克霉唑溶液,疗程一般持续2周以上。
反复发作的囊肿或胆脂瘤需行耳内镜下切除术,术后需定期换药避免复发,手术创面通常7-10天愈合。
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发作期间减少佩戴耳机,若肿物增大伴听力下降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