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可通过热敷按摩、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病毒药物、针灸理疗等方式治疗。面瘫通常由病毒感染、局部受凉、中耳炎、脑卒中等原因引起。
早期可对患侧进行温热毛巾外敷,配合轻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每日重复进行3-5次,每次10分钟。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减轻神经水肿,需配合胃黏膜保护剂预防消化道出血。
若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需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通常伴随耳周疱疹疼痛症状。
发病1周后可采用针灸刺激翳风、地仓等穴位,配合红外线照射改善神经功能,治疗周期约2-3个月。
发病期间避免冷风直吹面部,用吸管辅助进食,睡眠时佩戴眼罩保护角膜,两周内需复查肌电图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