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房颤主要有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敷贴、导引术四种方法。
根据辨证分型使用复方或单味中药,如炙甘草汤加减适用于气血两虚型,黄连温胆汤常用于痰热扰心型,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
选取内关、神门、膻中等穴位进行毫针刺激,配合电针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心肌电传导稳定性,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
将吴茱萸、肉桂等药物研末调敷于涌泉穴,通过经络传导发挥温阳复脉作用,皮肤敏感者需谨慎使用。
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通过调节呼吸和肢体运动,帮助改善气血运行,需长期坚持练习。
中医治疗需配合现代医学监测,发作频繁或伴随晕厥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心血管科就诊,日常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