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体感染对胎儿的危害主要包括流产、死胎、先天性梅毒及远期发育障碍,危害程度与孕妇感染阶段和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妊娠早期感染梅毒螺旋体可能导致胎盘血管炎,胎儿供血不足引发自然流产。孕中晚期感染可造成胎儿多器官衰竭,增加死胎概率。
未经治疗的孕妇有较高概率垂直传播,新生儿可出现皮肤黏膜损害、肝脾肿大等急性症状,部分伴随病理性骨折或贫血。
梅毒螺旋体侵袭胎儿正在发育的器官,可能导致骨骼发育异常、角膜浑浊等结构性缺陷,其中 Hutchinson 三联征是典型表现。
存活患儿可能遗留神经性耳聋、智力障碍等不可逆损伤,青少年期可能出现间质性角膜炎或锯齿状门齿等迟发症状。
所有孕妇应在孕早期进行梅毒筛查,确诊感染者需立即接受青霉素治疗并定期监测胎儿情况,新生儿出生后需全面评估并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