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后面长疙瘩可通过局部热敷、抗生素软膏涂抹、穿刺引流、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该症状通常由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脂肪瘤等原因引起。
早期轻微红肿可采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患处,每日重复进行促进炎症消退,适用于毛囊炎初期。
细菌感染导致的化脓性疙瘩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制剂。
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形成脓肿时,需由医生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排脓,术后配合口服头孢克洛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体积超过1厘米的脂肪瘤或反复发作的皮脂腺囊肿建议行外科切除术,术后需定期换药避免创口感染。
避免挤压疙瘩部位,保持耳后皮肤清洁干燥,出现持续增大、破溃流脓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