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痒可能由外耳道干燥、耵聍栓塞、外耳道湿疹、真菌性外耳道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洁护理、药物涂抹、抗过敏治疗、抗真菌治疗等方式缓解。
空气干燥或频繁掏耳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缺水,引发瘙痒。建议减少掏耳频率,使用医用凡士林局部涂抹保湿,避免使用棉签等硬物刺激。
耳垢堆积形成硬块刺激耳道,常伴耳闷感。可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由医生冲洗清除,禁止自行掏挖以防损伤鼓膜。
过敏体质者接触洗发水或耳饰金属易诱发,表现为红斑渗液。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氧化锌软膏、氯雷他定片进行抗过敏治疗。
潮湿环境或滥用抗生素导致真菌感染,特征为白色絮状分泌物。需医生确诊后使用克霉唑滴耳液、硝酸咪康唑乳膏、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
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偏方,持续瘙痒伴分泌物增多时需耳鼻喉科就诊,日常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