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平衡障碍、恶心呕吐等,按病程可分为早期短暂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的进展期、长期反复发作的终末期。
患者自觉头部昏沉或漂浮感,多由内耳前庭系统功能紊乱引起,常伴随站立不稳。轻度发作时可静卧休息,严重者需使用倍他司汀、地芬尼多等前庭抑制剂。
典型表现为周围环境或自身旋转感,常见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通过Epley耳石复位手法治疗,药物可选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微循环。
行走时向一侧偏斜或跌倒,提示小脑或脑干病变可能。需排查后循环缺血,急性期可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脑血流。
前庭神经受刺激引发的自主神经症状,严重者可肌注盐酸异丙嗪。持续呕吐需警惕中枢性眩晕,应及时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
眩晕发作期间应避免突然起身或头部剧烈转动,保持环境安静,适量补充水分。反复发作或伴随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