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可能由外伤性损伤、感染性中耳炎、气压急剧变化、异物刺入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道溢液等症状。
挖耳不当或头部撞击可能导致鼓膜直接破损,需避免耳道进水,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硼酸酒精滴耳液预防感染,严重者需行鼓膜修补术。
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引发鼓膜组织坏死穿孔,多伴随发热及脓性分泌物,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等抗生素,配合局部清洗治疗。
潜水或航空飞行时气压骤变可能撕裂鼓膜,急性期需保持耳道干燥,可使用酚甘油滴耳液缓解疼痛,合并感染时需加用抗生素。
尖锐物体误入耳道可能刺穿鼓膜,应立即停止掏耳行为,禁用滴耳药物,需耳鼻喉科医生评估是否需手术清创或贴补治疗。
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进水,急性期需暂停游泳活动,出现持续性耳鸣或眩晕症状应及时复查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