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从耳朵出来可能由咽鼓管功能异常、耳部外伤、中耳炎、鼻咽部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咽鼓管开放异常可能导致耳内气压失衡,表现为耳闷、自听增强。可通过咀嚼口香糖、捏鼻鼓气等动作调节,严重时需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改善通气。
鼓膜穿孔或颞骨骨折会导致耳道与外界相通,伴随耳鸣、听力下降。小穿孔多可自愈,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期间避免耳道进水,可配合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化脓性中耳炎可能破坏听骨链,产生耳漏气感,常伴耳痛、发热。急性期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慢性反复发作者需行鼓室成形术。
鼻咽癌等肿瘤压迫咽鼓管咽口时,可能引起单侧耳部排气感,多伴鼻塞、回吸涕血。需通过鼻咽镜活检确诊,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及靶向药物尼妥珠单抗等。
日常避免用力擤鼻及潜水等气压剧烈变化活动,耳部不适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出血、面瘫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