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生活干预等方式治疗。慢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生素滴耳液可控制局部感染,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口服抗生素适用于全身症状明显者,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有助于改善咽鼓管功能。
鼓膜修补术适用于鼓膜穿孔长期不愈者,乳突根治术用于合并胆脂瘤或骨质破坏病例。手术需在感染控制后进行,术后需定期清理术腔。
咽鼓管吹张可改善通气功能,红外线照射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重复进行,避免过度刺激导致黏膜损伤。
避免用力擤鼻及污水入耳,感冒时及时处理鼻塞症状。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戒烟以减少咽鼓管黏膜刺激。
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