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7天以内通常属于正常生理波动,超过7天可能与妊娠、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建议结合早孕检测或妇科检查明确原因。
育龄期女性月经推迟需优先排除妊娠,可通过早孕试纸检测,若阳性需妇科确认。伴随症状包括乳房胀痛、恶心等,无须特殊处理。
熬夜、节食等导致激素紊乱,可能推迟月经1-30天。调整作息与饮食后多可恢复,严重者需妇科检查激素水平。
该病常表现为月经延迟超过35天,伴随痤疮、多毛。需妇科超声与激素检查,药物可选炔雌醇环丙孕酮、来曲唑等。
长期焦虑可能抑制下丘脑功能,导致月经推迟1-2周。心理疏导与减压后多可改善,持续异常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避免过度节食或情绪波动,若推迟超过2周或伴随异常出血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