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孔角化病与花斑癣可通过皮损形态、发病机制、好发部位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区分。汗孔角化病属于慢性角化性皮肤病,花斑癣则为真菌感染性疾病。
汗孔角化病表现为环形或不规则形角化性斑块,边缘呈堤状隆起;花斑癣皮损为色素沉着或减退的鳞屑性斑疹,表面有细碎糠秕状脱屑。
汗孔角化病与遗传或获得性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异常相关;花斑癣由马拉色菌过度增殖引起,具有传染性。
汗孔角化病好发于四肢伸侧及日光暴露部位;花斑癣多见于皮脂腺丰富的胸背部及颈部。
汗孔角化病组织病理可见角化不全柱;花斑癣真菌镜检可见短棒状菌丝及圆形孢子,伍德灯下呈黄绿色荧光。
建议患者就诊皮肤科完善皮肤镜、病理活检等检查,避免自行使用抗真菌药物延误汗孔角化病的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