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过敏症状主要包括皮肤红疹、胃肠不适、呼吸道症状和严重过敏反应。奶粉过敏通常由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过度反应引起,婴幼儿更易发生,家长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皮肤出现红斑、湿疹或荨麻疹,多伴随瘙痒。可能与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过敏反应有关,建议家长使用温和洗护产品,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或西替利嗪滴剂。
表现为呕吐、腹泻或肠绞痛,粪便可能带血丝。常见于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家长需暂停奶粉喂养,改用深度水解配方粉,医生可能建议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或消旋卡多曲颗粒。
出现流涕、咳嗽或喘息,严重时引发呼吸困难。这类症状提示速发型过敏反应,家长需立即停止喂食并清理口鼻分泌物,急诊可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液、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或氯雷他定糖浆。
罕见但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院内抢救常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肾上腺素和葡萄糖酸钙。
家长应记录过敏症状发生时间与喂养量的关系,就诊时携带奶粉成分表,过敏婴幼儿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氨基酸配方粉或母乳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