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签掏耳朵后耳聋可能由外耳道损伤、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清理、抗感染或手术修复等措施。
棉签摩擦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可能伴随出血或疼痛。治疗需停止掏耳,保持干燥,避免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棉签将耳垢推向深处形成阻塞,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需由医生用生理盐水冲洗或专用工具取出。软化耵聍可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禁止自行掏挖。
棉签插入过深可能刺破鼓膜,出现突发耳痛、耳鸣。小穿孔多可自愈,大穿孔需手术修补。治疗期间禁用滴耳液,可口服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预防感染。
损伤后细菌感染引发外耳道炎或中耳炎,伴随流脓、发热。需抗生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滴耳液,严重者口服阿奇霉素。避免进水,定期复查听力。
日常应避免用棉签等工具掏耳,耳垢多时建议到医院清理。出现耳聋症状须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明确病因后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