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便带血可能与肛裂、肠道感染、食物过敏、肠息肉等原因有关,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
排便困难导致肛门黏膜撕裂,血液鲜红且附着于粪便表面。家长需增加孩子膳食纤维摄入,使用温水坐浴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复方角菜酸酯栓、利多卡因凝胶等药物。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肠黏膜损伤,可能伴随发热、腹泻。家长需注意补液防脱水,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头孢克肟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
牛奶蛋白等过敏原诱发肠炎,血便常混合黏液。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更换水解蛋白奶粉,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西替利嗪滴剂、孟鲁司特钠颗粒、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幼年性息肉多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血液与粪便混合。需通过肠镜检查确诊,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需定期随访。
发现血便后家长应留存样本拍照记录,避免摄入红色食物干扰判断,及时就医完善便常规、过敏原检测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