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重减轻可能由营养吸收障碍、炎症消耗增加、药物副作用、饮食限制等原因引起,需结合肠内营养支持、药物调整、症状管理等方式干预。
1. 营养吸收障碍:
结肠黏膜溃疡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腹泻、便血等症状。治疗需采用低渣高蛋白饮食,补充肠内营养粉剂如短肽型全营养配方,药物可选用美沙拉嗪、泼尼松控制炎症。
2. 炎症消耗增加:
慢性炎症状态加速机体代谢,可能与白介素-6等促炎因子释放有关,常伴发热、乏力。需加强热量摄入至每日35kcal/kg,配合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
3. 药物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免疫抑制剂或导致食欲减退。建议定期监测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必要时更换为局部作用的布地奈德泡沫剂。
4. 饮食限制:
患者因腹痛腹泻自行减少进食,或错误回避乳制品等食物。营养师应制定个体化膳食方案,每日分6-8餐补充杏仁奶、嫩豆腐等低敏高蛋白食物。
建议每周监测体重变化,急性期每日记录排便性状,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复查肠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