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斜颈(斜颈)

斜颈

斜颈概述

1、斜颈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及面部变形为特点。少数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及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外,一般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多数学者认为,斜颈与损伤有关,如臀位产和胎位不正,颈部胸锁乳突肌受压,血管受压缺血,患侧胸锁乳突肌的动脉管腔均栓塞不通,而致肌肉发育不良,或肌肉出现水...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颈部
  • 应该挂什么科?骨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落枕、新生儿斜颈、强迫性头颈倾斜畸形、面部畸形、颈部肿块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X线平片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头颈部肌肉有过外伤的人群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周冬

Q: 婴儿斜颈的症状

A:

婴儿斜颈的症状主要包括头颈部歪斜、面部不对称、颈部活动受限以及颈部肌肉紧张等表现。

1、头颈部歪斜

患儿头部常向患侧倾斜,下巴转向对侧,平躺或坐立时姿势明显不对称。

2、面部不对称

长期斜颈可能导致患侧面部发育迟缓,表现为两侧眼裂、耳廓高度不一致。

3、颈部活动受限

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颈部向健侧旋转和侧屈活动度明显减小,被动活动时可能引发哭闹。

4、肌肉紧张

患侧胸锁乳突肌可触及条索状硬结,触诊时肌肉张力增高伴压痛。

建议家长发现上述症状及时就医,早期可通过体位矫正、按摩等保守治疗改善,避免继发颅面畸形。

王玉玮

Q: 婴儿斜颈可以自愈吗

A:

多数情况下婴儿斜颈可以自愈,但需结合病因和严重程度判断,先天性肌性斜颈可能需干预。

1、生理性斜颈

生理性斜颈多与宫内姿势压迫有关,表现为头部轻度偏斜,可通过体位调整和颈部按摩促进恢复,家长需每日帮助婴儿进行被动转头训练。

2、肌性斜颈

先天性胸锁乳突肌挛缩是常见病因,伴随颈部肿块和活动受限,需专业康复治疗,家长需配合物理治疗师进行拉伸训练,严重者可能需注射肉毒素。

3、骨性斜颈

颈椎发育异常导致的结构问题无法自愈,需骨科评估,可能需支具固定或手术矫正,家长发现异常颈部姿势应尽早就医。

4、习惯性斜颈

喂养或睡眠姿势不当引发的习惯性偏斜,家长需调整抱姿和睡眠方位,辅以视觉引导训练,多数3-6个月可改善。

建议定期监测头型发育,哺乳时交替方向,清醒时多进行俯卧抬头训练,若6个月未改善需专科评估。

张晓蕊

Q: 婴儿斜颈是怎么造成的

A:

婴儿斜颈可能由宫内姿势异常、产伤、肌肉发育不良、先天性肌性斜颈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手法矫正、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宫内姿势异常

胎儿在子宫内长期保持固定体位可能导致颈部肌肉受压,出生后表现为头部偏向一侧。建议家长通过调整哺乳姿势和睡眠体位帮助缓解,无须特殊治疗。

2、产伤因素

分娩过程中颈部肌肉或神经受牵拉损伤,可能伴随局部血肿。家长需观察是否伴有锁骨骨折,可通过热敷和轻柔按摩促进恢复。

3、胸锁乳突肌挛缩

先天性肌性斜颈多因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导致,表现为头部倾斜伴面部不对称。医生可能推荐牵拉训练,严重时需注射肉毒素或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4、眼部或神经病变

少数情况由斜视或颅神经异常引发,常伴有眼球运动障碍。需通过眼科检查或神经影像学确诊,针对性治疗原发病。

日常喂养时交替更换抱姿,定期进行颈部活动度评估,发现持续歪头超过2个月应及时就医复查。

杨小凡

Q: 宝宝斜颈是怎么回事

A:

宝宝斜颈可能由先天性肌性斜颈、产伤、颈部感染、眼部问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先天性肌性斜颈

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导致头颈歪斜,表现为颈部肿块和活动受限。建议家长每日进行颈部按摩和被动牵拉,医生可能推荐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辅酶Q10胶囊营养神经。

2、产伤因素

分娩时颈部肌肉拉伤或血肿机化形成瘢痕。家长需观察孩子头颈转动范围,热敷后配合轻柔按摩,严重时需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七叶皂苷钠片缓解炎症。

3、颈部感染

淋巴结炎或深部感染引发保护性体位,可能伴随发热和局部红肿。家长应监测体温并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控制感染。

4、眼部问题

先天性眼肌麻痹或屈光不正导致代偿性歪头。家长需带孩子排查视力问题,眼科治疗后可配合颈部康复训练,必要时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维生素B12注射液、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改善微循环。

日常注意调整哺乳和抱姿方向,避免单侧受压,定期复查颈部肌肉发育情况,一岁内保守治疗多数可改善。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