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96次播放 时长03:03
马小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中医科
62960阅读
A: 一般情况下,热毒型的痤疮以脓疱型多见,分布在颜面、胸背,以脓疱、炎性丘疹为主,局部有疼痛,伴心烦易怒,口舌生疮,目赤肿痛,便秘,溲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Q: 吃木耳能消除血液热毒吗
A: 血液热毒要多吃清热降火食物,木耳因生长在潮湿阴凉的环境中,中医学认为它具有补气活血、凉血滋润的作用,能够消除血液里的热毒。黑木耳中的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杂质排出体外,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黑木耳对体内难以消化的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具有溶解作用,对胆结石、肾结石等也有化解功能。黑木耳还能减少血液凝块,血栓病的发生。
Q: 热毒袭肺什么意思
A:
热毒袭肺是中医术语,指外感热邪或内生火毒侵袭肺脏,导致肺失宣降、气机壅滞的病理状态,常见于风热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外感风热之邪从口鼻或皮毛侵入肺系,表现为发热重、恶风轻、咳嗽痰黄、咽喉肿痛等症状。治疗需疏风清热,可选用银翘解毒颗粒、桑菊感冒片等中成药,配合鱼腥草、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材煎服。若合并细菌感染,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热邪炼液成痰,痰热互结阻滞气道,出现咳喘气促、痰稠色黄难咯、胸闷等症状。治疗宜清肺化痰,常用鲜竹沥口服液、橘红痰咳液等化痰药物,严重者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稀释痰液。同时需避免辛辣油腻饮食,防止助热生痰。 过食辛辣厚味导致胃火炽盛,火热上熏于肺,多见咳嗽伴口臭、牙龈肿痛、便秘等。治疗需清泻肺胃之火,可选用清肺抑火片、牛黄解毒丸等中成药,配合白萝卜、梨子等清热食材。儿童出现此类症状时,家长需控制其零食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时行疫毒侵袭肺脏,多见于流行性肺炎等传染病,表现为高热不退、咳嗽剧烈、胸痛等。需及时就医隔离治疗,临床可能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重症需静脉注射炎琥宁注射液等抗病毒治疗。 久病或体质阴虚导致虚火灼肺,症状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午后潮热等。治疗应滋阴润肺,可用养阴清肺口服液、百合固金片等中成药,配合沙参麦冬汤食疗。长期吸烟者出现此类症状需警惕肺部器质性病变。 热毒袭肺患者应保持居室通风,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稀释痰液,饮食选择冬瓜、荸荠等清热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咯血等症状须立即就医,中医调理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可配合穴位按摩肺俞、尺泽等穴位辅助治疗。1、外感热邪
2、痰热壅肺
3、肺胃积热
4、疫毒犯肺
5、阴虚肺热
Q: 皮肤热毒症状怎么解决
A:
皮肤热毒症状可通过清热解毒、局部护理、药物干预、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湿热内蕴、感染因素、过敏反应、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湿热内蕴可能与环境潮湿、饮食辛辣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皮肤红肿灼热。可选用金银花露、黄连上清丸等中成药,配合绿豆汤等食疗。 感染因素可能与细菌或真菌侵入有关,伴随脓疱或渗出。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过敏反应可能与接触致敏原有关,常见瘙痒或风团。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配合丹皮酚软膏外用以抗炎止痒。 代谢紊乱可能与体内毒素堆积相关,多伴口干舌燥。宜食用冬瓜、薏苡仁等利湿食材,限制牛羊肉等发物摄入。 出现大面积溃烂或发热时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避免紫外线直射加重症状。1、清热解毒
2、局部护理
3、药物干预
4、饮食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