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鳞状毛囊角化病(鳞状毛囊角化)

鳞状毛囊角化病

鳞状毛囊角化病概述

鳞状毛囊角化病于1930年被日本土肥(Dohi)首先描述,原因尚不明了,可有家族史。皮损特征为灰白色至褐色圆形小鳞屑斑,鳞屑中央有与毛孔一致的黑色小点。
  • 发病部位在哪里?皮肤
  • 应该挂什么科?皮肤科、中医外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鳞屑、皮疹、角质化、毛孔堵塞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皮肤检查、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活检)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青年人

相关问答

更多

张建中

Q: 鳞状毛囊角化病的症状表现

A:

鳞状毛囊角化病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皮肤干燥脱屑、毛囊性丘疹、色素沉着及瘙痒,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轻度角化、进展期炎症反应和慢性期皮肤增厚。

1、皮肤干燥

早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干燥伴细碎脱屑,好发于四肢伸侧,与角质代谢异常导致表皮屏障功能受损有关。建议使用含尿素或乳酸的保湿剂改善症状。

2、毛囊丘疹

进展期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毛囊性角化丘疹,中央有角质栓,周围有红晕,多对称分布于臀部和大腿。可能与维生素A代谢障碍或遗传因素相关。

3、色素沉着

慢性期炎症反复刺激导致病变区域出现褐色或灰褐色色素沉着,皮肤纹理增粗。需注意与慢性湿疹、鱼鳞病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4、瘙痒不适

部分患者伴随轻度至中度瘙痒,搔抓可能继发感染。急性发作期可短期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但需在皮肤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日常护理需避免过度清洁,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冬季注意防寒保暖。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合并感染,建议至皮肤科进行专业诊疗。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