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兔热病(鹿蝇热、土拉菌病、土拉伦斯菌病、野兔、野兔热)

兔热病

兔热病概述

兔热病又称土拉菌病(Tularaemia)或鹿蝇热,是一种由扁虱或苍蝇传播的啮齿动物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皮肤溃疡、眼结膜充血、溃疡、呼吸道和消化道炎症及毒血症等。土拉菌可以被用作生物战中的致病病菌,感染者会出现高烧、浑身疼痛、腺体肿大和咽食困难等症状,利用抗生素可以很容易治疗这种疾病... [详情]
  • 发病部位在哪里?皮肤
  • 应该挂什么科?传染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昏睡、谵妄、肌痛症、烦躁不安、腹泻、高热、头痛、神疲乏力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X线平片、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活检)、皮肤试验、血清学检查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所有人群

相关问答

更多

苗微微

Q: 兔热病怎么传染给人的

A:

兔热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蜱虫叮咬、食用污染食物或水源、吸入污染气溶胶四种途径传染给人。

1、接触传播

处理感染动物的皮毛或尸体时,病原体可通过皮肤伤口或黏膜侵入人体,建议接触野兔等动物时佩戴防护手套。

2、虫媒传播

蜱虫、蚊虫等叮咬携带土拉弗朗西斯菌的动物后,再叮咬人类时可传播病原体,野外活动需做好防虫措施。

3、消化道传播

食用未煮熟的感染动物肉类或饮用被污染水源可能导致感染,肉类应彻底加热,避免饮用生水。

4、呼吸道传播

吸入含菌气溶胶是实验室和屠宰场工作人员的高危感染途径,相关作业需配备专业防护设备。

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做好个人防护可有效预防兔热病。

冯淬灵

Q: 兔热病有什么症状

A:

兔热病早期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进展期可出现皮肤溃疡、淋巴结肿大,终末期可能引发肺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1、早期表现

潜伏期后突发高热达39-40摄氏度,伴随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部分患者出现眼结膜充血。

2、皮肤病变

病原体入侵部位形成无痛性溃疡,边缘隆起呈火山口状,常见于手指或眼睑,溃疡基底可见黄色渗出物。

3、淋巴结炎

病灶附近淋巴结肿大如鸽蛋大小,质地坚硬伴压痛,可能化脓破溃形成窦道,以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多见。

4、全身感染

病原体血行播散可导致胸痛咳嗽等肺炎症状,或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

接触野兔等啮齿动物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需及时就医,确诊后需严格隔离并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抓挠皮肤病灶。

邵红

Q: 兔热病是什么病

A:

兔热病是由土拉弗朗西斯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虫媒传播,临床可分为溃疡腺型、腺型、伤寒型等六种类型。

1、病原体

土拉弗朗西斯菌是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存在于野兔、啮齿类动物体内,可通过皮肤黏膜接触、呼吸道吸入等途径感染人类。

2、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病兽尸体、被蜱虫等节肢动物叮咬、食用未煮熟的感染动物肉类或饮用污染水源均可导致传播。

3、临床表现

突发高热伴寒战,皮肤溃疡伴局部淋巴结肿大为典型特征,部分患者可出现结膜炎、肺炎或全身脓毒血症表现。

4、诊断治疗

血清学检测和细菌培养可确诊,早期使用链霉素、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治疗有效,重症需住院支持治疗。

接触野生动物时做好防护,疫区活动后出现持续发热需及时就医,严禁自行处理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尸体。

王海燕

Q: 兔热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A:

兔热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皮肤溃疡、淋巴结肿大、肺炎等。症状发展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三个阶段。

1、早期表现

初期可能出现突发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溃疡或结膜炎。

2、进展期

随着病情发展,局部感染部位可能出现溃疡性皮损,伴随区域性淋巴结肿大、触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咳嗽、胸痛等呼吸道症状。

3、终末期

严重者可发展为肺炎、败血症或脑膜炎,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全身性感染表现,未经治疗者病死率较高。

建议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和营养支持。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