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剥脱性皮炎(红皮病)

剥脱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概述

剥脱性皮炎又称红皮病,是一种累及全身或大部分皮肤面,以弥漫性潮红,持续性大量脱屑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多见于男性壮年,其预后取决于病因、病变程度及治疗是否正确、及时。病情重者可死于严重并发症和原发病恶化。
  • 发病部位在哪里?皮肤
  • 应该挂什么科?皮肤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皮肤瘙痒、鳞屑、高热、皮肤潮红肿胀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血常规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男性壮年。

相关语音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

秦明珠

Q: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要多久能好

A: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一般需要2-6周恢复,实际时间受到皮疹严重程度、药物清除速度、免疫状态、并发症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皮疹严重程度:

皮肤剥脱范围超过体表50%或合并黏膜损害时,恢复期可能延长至6周以上,需加强创面护理并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

2、药物清除速度:

及时停用致敏药物后,多数患者2-3周症状缓解,半衰期长的药物如别嘌醇可能导致病程超过1个月。

3、免疫状态:

合并糖尿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恢复较慢,需监测继发感染并调整免疫调节治疗方案。

4、并发症控制:

出现败血症或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时,需先稳定生命体征再处理皮损,整体疗程相应延长。

恢复期应穿着纯棉衣物避免摩擦,每日用温水清洁后涂抹医用凡士林,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马冬梅

Q: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鉴别诊断

A: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需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淋巴瘤相关性红皮病、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疾病鉴别。鉴别要点包括用药史、皮损特征、病理表现及系统症状。

1. 银屑病

银屑病红皮病型可出现全身弥漫性红斑脱屑,但通常有银屑病史或典型鳞屑性斑块,病理显示角化不全和Munro微脓肿,无明确用药诱因。

2.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急性发作时可表现为泛发性红斑脱屑,但多伴剧烈瘙痒和皮肤干燥史,好发于屈侧,血清IgE常升高,病理可见海绵水肿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3. 淋巴瘤红皮病

蕈样肉芽肿等淋巴瘤可表现为红皮病样改变,但病程更长,常伴淋巴结肿大,病理可见亲表皮性淋巴细胞浸润和Pautrier微脓肿,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阳性。

4.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与重症药疹有重叠,但前者出现大面积表皮松解坏死,尼氏征阳性,黏膜受累更严重,死亡率更高,需紧急处理。

怀疑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记录详细用药史,完善皮肤活检和血液检查,严重者需住院进行系统治疗和皮肤护理。

杨丽丽

Q: 剥脱性皮炎怎么治比较好

A:

剥脱性皮炎可通过皮肤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等方式治疗。剥脱性皮炎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药物副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皮肤保湿护理

使用无刺激的保湿霜帮助修复皮肤屏障,避免热水烫洗和过度清洁,选择温和的沐浴产品减少皮肤刺激。

2、外用药物

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卤米松乳膏,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缓解皮肤炎症和脱屑症状。

3、口服药物

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控制瘙痒,严重时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4、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可调节皮肤免疫反应,适用于顽固性病例,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疗程治疗。

日常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

杨丽丽

Q: 剥脱性皮炎一般如何治

A:

剥脱性皮炎可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剥脱性皮炎通常由药物过敏、感染、遗传因素、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

1、外用药物

轻度剥脱性皮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润肤剂等缓解皮肤炎症和干燥。药物过敏引起的皮炎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

2、口服药物

中重度患者需口服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感染因素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3、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适用于顽固性病例,可能与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有关,常伴有皮肤增厚和鳞屑。

4、支持治疗

恶性肿瘤相关皮炎需治疗原发病,表现为全身皮肤潮红脱屑,需静脉补液和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治疗期间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