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来月经都会痛经是什么原因

2025-07-08 17:55:59

每次来月经都会痛经可能与遗传因素、受凉、饮食不当、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因素有关。痛经通常表现为下腹部疼痛、腰骶部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通过热敷、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 遗传因素

部分女性痛经与家族遗传倾向有关,母亲或姐妹存在痛经史时,自身发生概率可能增高。这类痛经多为原发性,无明确器质性病变。建议日常避免过度劳累,经期注意保暖,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钠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2. 受凉

经期接触冷水、进食生冷食物或腹部受寒可能导致盆腔血管收缩,加重痛经症状。常伴随经血颜色发暗、血块增多。需加强腹部保暖,饮用红糖姜茶等温热饮品,必要时使用暖水袋热敷。若疼痛持续可短期服用元胡止痛片、田七痛经胶囊、少腹逐瘀颗粒等中成药。

3. 饮食不当

经期摄入过多咖啡因、酒精或高盐食物可能诱发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引发子宫痉挛性疼痛。建议经前3天开始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增加南瓜、菠菜等富含镁元素的食物。疼痛发作时可选择酮洛芬肠溶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但须避免空腹服用。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至卵巢、盆腔等处,经期局部出血刺激引发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可能伴随性交痛、排便疼痛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或腹腔镜确诊,常用药物包括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孕三烯酮胶囊等,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灶。

5.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均匀增大,经期子宫收缩异常引发剧烈疼痛,多伴有经量增多、贫血。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增厚,治疗可选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达那唑胶囊等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子宫切除术。

痛经女性应保持规律作息,经期避免剧烈运动,每日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饮食上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减少乳制品摄入。若疼痛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或伴随发热、异常出血,应及时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记录月经周期与症状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