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痛经怎么回事

2025-08-25 08:24:23

痛经可能由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痛经通常表现为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可能伴随恶心、腰酸等症状。

1、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常见于月经初潮后的年轻女性。疼痛多出现在月经第1-2天,可能伴随头痛或乏力。治疗可选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或通过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调节激素水平。日常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避免剧烈运动。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外引起的疾病,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可能伴随性交痛或不孕。诊断需结合超声和血液检查,治疗药物包括地诺孕素片、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严重者需腹腔镜手术切除异位病灶。建议患者记录疼痛周期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3、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因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多见于经产妇,表现为经量增多和持续加重的痛经。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均匀增大,治疗可选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口服孕三烯酮胶囊,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考虑子宫切除术。患者应避免摄入生冷食物加重痉挛。

4、盆腔炎

盆腔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除痛经外还可能出现发热、异常分泌物。需进行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慢性炎症可配合盆疗仪物理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5、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压迫宫腔或变性时可引发痛经,黏膜下肌瘤更易导致经期延长。根据肌瘤大小和位置,可选择米非司酮片缩小子宫肌瘤或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避免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刺激肌瘤生长。

痛经患者应保持腹部保暖,月经前一周开始避免冷饮和辛辣食物。适量饮用姜茶或红糖水有助于缓解宫寒型痛经,但糖尿病者需控制糖分摄入。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程度有助于医生诊断,若疼痛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或伴随异常出血,应及时就诊妇科排查器质性疾病。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瑜伽中的婴儿式等动作可放松盆底肌肉。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