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区别是什么

2025-10-05 07:11:42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区别主要在于疾病发展阶段、病理特征及预后。慢性肝炎是肝脏长期炎症反应,而肝硬化是肝炎进展至终末期的不可逆纤维化病变。

一、病因差异

慢性肝炎多由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与酒精滥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药物损伤有关。肝硬化则是慢性肝炎长期未控制的结果,其他原因包括胆汁淤积、代谢异常等。两者病因存在延续性,但肝硬化阶段往往合并多种致病因素。

二、病理改变

慢性肝炎主要表现为肝细胞炎症坏死和汇管区纤维化,肝脏结构尚完整。肝硬化时正常肝小叶结构被假小叶取代,形成弥漫性纤维隔和再生结节,肝脏质地变硬、表面呈颗粒状。病理活检是鉴别两者的金标准。

三、临床表现

慢性肝炎常见乏力、食欲减退、肝区隐痛,部分患者无症状。肝硬化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会出现门脉高压相关表现如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以及肝功能失代偿体征如黄疸、肝掌、蜘蛛痣。晚期可能并发肝性脑病或肝癌。

四、检查指标

慢性肝炎可见转氨酶轻度至中度升高,超声显示肝脏回声增粗。肝硬化实验室检查常显示白蛋白降低、凝血功能异常,影像学可见肝脏缩小、表面不平、脾大等特征。肝硬度检测值在肝硬化阶段显著增高。

五、治疗方向

慢性肝炎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配合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肝硬化需综合治疗,除病因控制外,还要针对并发症使用普萘洛尔片预防出血,呋塞米片联合螺内酯片处理腹水,严重者需肝移植。

慢性肝炎患者应严格戒酒、避免肝毒性药物,每3-6个月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肝硬化患者需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限制每日钠摄入在2克以下,定期筛查食管静脉曲张和肝癌。两者均需保持规律作息,接种甲肝、乙肝疫苗预防重叠感染,任何病情变化应及时肝病科随诊。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