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特点是什么

2025-10-09 15:33:10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特点是胰腺组织局部或广泛坏死,伴随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其病理特征主要有胰腺实质坏死、胰周脂肪液化、继发感染风险高,临床表现为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1、胰腺实质坏死

胰腺实质坏死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核心病理改变,由于胰酶异常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坏死范围可从局灶性扩展到全胰腺,CT检查可见胰腺组织密度不均伴无强化区。坏死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广泛坏死患者易出现胰腺假性囊肿、胰瘘等并发症。

2、胰周脂肪液化

胰酶外溢会引起胰周脂肪组织液化坏死,常见于小网膜囊、肠系膜根部及腹膜后间隙。液化坏死可能形成包裹性积液,若合并细菌感染可发展为脓毒症。增强CT显示胰周模糊条索影或液性暗区,是区别于普通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像学特征。

3、继发感染风险

坏死组织易成为细菌培养基,约40%患者会继发感染,常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道菌群。感染性坏死可表现为持续高热、白细胞显著升高,增强CT可见气泡征。感染会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脓毒性休克或多器官衰竭。

4、多器官功能障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胰酶及炎性介质入血后,通过激活凝血系统、损伤血管内皮等机制,造成肺、肾、心血管等多系统功能损害。器官衰竭数量是评估预后的关键指标。

5、病情进展迅速

早期即可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代谢性酸中毒等危象,48小时内达病情高峰。血清C反应蛋白超过150mg/L、降钙素原显著升高提示预后不良。约20%患者需要重症监护,病死率可达15-30%,死亡多发生于发病后第一周。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需绝对禁食并胃肠减压,早期液体复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营养支持建议采用空肠营养管喂养,避免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恢复期应严格戒酒、低脂饮食,定期复查胰腺功能及影像学。出现持续发热、腹痛加重或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必要时行坏死组织清创术或经皮穿刺引流。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