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胰腺疾病需要手术治疗
需要手术治疗的胰腺疾病主要有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合并并发症、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内分泌肿瘤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这些疾病可能因组织坏死、梗阻或恶性病变需通过手术干预。

1、胰腺癌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手术切除是可能的方式,常用术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远端胰腺切除术。肿瘤侵犯肠系膜血管或远处转移时需联合放化疗。术后可能出现胰瘘、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血糖及消化功能。
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导致胰管狭窄、胰石形成或顽固性疼痛时需手术干预。常见术式为胰管空肠吻合术、胰腺部分切除术,合并胆道梗阻者需同时行胆肠吻合。术前需评估内分泌功能,术后需长期补充胰酶并控制血糖。假性囊肿直径超过6厘米或压迫邻近器官时需行内引流或外引流术。
3、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急性胰腺炎或外伤,囊肿持续增大可能引发感染、出血或破裂。经皮穿刺引流失败或囊肿与胰管相通时,需行囊肿胃吻合术、囊肿空肠吻合术等内引流手术。合并感染需先控制炎症再手术,术中需清除坏死组织。
4、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岛素瘤、胃泌素瘤等功能性内分泌肿瘤需手术切除,非功能性肿瘤直径超过2厘米或存在恶变倾向时也需手术。术中超声定位有助于完整切除,恶性者需清扫周围淋巴结。术后需监测激素水平,恶性病例需配合靶向治疗。
5、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或器官功能衰竭时需行坏死组织清除术。手术时机通常在发病4周后,采用微创阶梯式引流或开放手术。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预防腹腔出血和肠瘘,重症患者可能需多次清创手术。
胰腺手术后需严格遵循低脂高蛋白饮食,分次少量进食减轻胰腺负担。术后早期需监测引流液性状,定期复查CT评估手术效果。糖尿病患者需调整胰岛素用量,胰酶缺乏者需餐后补充胰酶胶囊。避免饮酒和暴饮暴食,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复诊。康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6个月内避免提重物以防切口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