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率是多少?新生儿败血症如何预防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其中滋生毒素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在新生儿发育过程中影响很大,这也是许多父母最担心的。新生儿败血症有预防方法吗?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了解一下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率是多少?
新生儿败血症要看严重程度,一般的败血症的存活率还是相当高的,死亡率非常低,因为现在的抗生素应用比较广泛,而且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的死亡率为10%-20%,其中早产儿特别是极低体重的儿童可达30%以上,出生体重在2500克以下的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是正常体重足月儿童的5倍,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2倍,治愈后遗症少。
输血症的影响是全身性的,由于新生儿期免疫功能不成熟,体内屏障功能不完善,细菌容易全身扩散,细菌通过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时,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病情恶化,危险。如何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防范法
1、防止胎膜早破
进入孕8月,是妊娠晚期的开始。这个阶段胎儿生长迅速,子宫增大很明显,对任何外来刺激都非常敏感。此时过性生活,动作激烈,力量稍大,就会导致胎膜早破。
一旦出现胎膜破裂,羊水就会大量流出,导致胎儿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活动受到限制,子宫壁被胎体包裹。胎膜破裂后未及时处理,常引起宫腔内感染,胎儿未出生前遭受各种细菌袭击。即使胎儿出生后生存,由于严重感染,轻者也会对婴儿后天的发育和智力产生不良影响,重者会危及生命。
因此,在妊娠末期,夫性生活,以免发生事故。分娩前一个月,绝对禁止性生活。如果发现破水,及时请医生处理。
2、正确护理婴儿的肚脐
新生儿出生后,每天检查肚脐,保持肚脐清洁干燥,不受尿污染,可用75%的酒精棉棒擦拭肚脐根部。脐带脱落后,脐带凹陷有点分泌物或湿润,此时可用酒精消毒。不要撒消毒粉、未消毒的草药、痱子粉等,以免感染。
脐部皮肤红肿,去除脐部痂皮后有脓性分泌物,脐部分泌物有臭味,应立即带婴儿看医生。除局部消毒、清洗外,还需要抗生素治疗。
3、小心护理婴儿皮肤
婴儿新陈代谢快,容易出汗,臀部皮肤容易受尿污染,母亲要注意婴儿皮肤护理。每天给婴儿洗澡后,马上洗屁股,换裤子的婴儿皮肤有红疹的话,必须马上治疗,防止感染的婴儿穿的小衣服要经常洗干净。
4、做好围生期保健
对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5、做好皮肤、黏膜护理
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挑“马牙”,割“口腔脂肪垫”,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高危儿童应严格监测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注意观察新生儿的颜色、牛奶、精神状况和体温变化。
败血症是新生儿最大的杀手,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对降低患病率有很大帮助,不知道父母们学到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