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2019年全球药企大型并购交易,巨头们在下一盘什么棋?

图表1:2019年交易金额超20亿美元的药企并购交易案例(不完全统计)
药企龙头们的并购方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行业的发展方向。而回顾2019年全球药企龙头们的并购交易情况,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1、肿瘤领域仍受欢迎
肿瘤领域是近年药物研发的热门,也是各大药企纷纷布局的热点。在2019年,上表所列的交易金额超20亿美元的药企并购交易案例中,有近半的交易涉及到肿瘤领域产品。
作为颇受药企欢迎的领域,“肿瘤”贯穿了2019年这一年的药企大型并购头条:从2019年1月宣布的肿瘤巨头百时美施贵宝和新基的合并,到年中辉瑞以114亿美元收购Array BioPharma、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制药关于曲妥珠单抗的许可交易等,再到12月部分跨国药企收购早期公司,如默沙东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Qule、赛诺菲25亿美元收购Synthorx。可见,各大药企一直都在不断扩充自身的肿瘤管线,为抢占市场做准备。
2、药企对基因疗法青睐不减
图表2:部分跨国药企调整非核心业务情况
2020年,大型药企可能会更倾向于进行小规模并购交易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进入2020年,美国生命科学公司的CEO们仍然对并购有着强烈的兴趣。而援引摩根大通的分析师克里斯·肖特发表的一份报告,在2019年并购交易“泛滥”之后,企业更可能会寻求规模较小的收购,而非大规模并购。另外,肖特表示:“我们认为,到2020年,商业发展将转向捆绑交易,专注于拓展现有的治疗垂直领域,并增加本世纪20年代中期的潜在上市机会。”
药企之所以更倾向于小规模交易,一方面是因为大型制药企业的股价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而生物技术公司的整体表现却超过大型制药企业,因此,大型药企对这些生物技术公司比较感兴趣,希望增加相对较小的生物技术收购,甚至支付高额溢价以将其锁定。
另一方面,过去一年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收到的大宗交易表现不佳,如在2019年,百时美施贵宝收购新基、罗氏与Spark的交易、艾伯维与艾尔建的合并、Elanco对拜耳动物保健业务的收购等交易都遭遇了反垄断障碍,其中部分交易或延迟,或仍未得到解决,因此大型药企可能对这类交易更加警惕。
这也是那些潜在的生物制药买家在2020年将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美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可能将进行额外的审查。而随着美国总统大选临近,美国国会在药品定价方面的压力也可能更多的转化为联邦贸易委员会方面的审查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