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食用油再现致癌风险?提醒:3种油或有致癌风险,少吃点

医普小新 发布时间:2025-08-27 05:14 37次浏览
关键词:食用油

食用油安全再引关注!厨房里这些常用油品可能暗藏健康隐患。每天炒菜都离不开的食用油,选错了真的可能把健康“炒”进去。别急着扔掉家里的油壶,先来了解哪些油需要特别当心。

一、高温下易产生有害物质的油

1、反复使用的煎炸油

油脂在高温下反复使用会产生醛类化合物,这类物质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特别是炸过淀粉类食物的油,颜色变深、粘度增加时就要果断换掉。

2、未经精炼的自榨油

农家自榨油看似天然健康,但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超标风险。小作坊生产条件有限,原料筛选和储存环节容易出问题,建议选择正规厂家产品。

3、烟点低的特种油

像亚麻籽油、核桃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高温烹调时容易氧化变质。这类油更适合凉拌,炒菜建议选用烟点高的花生油或米糠油。

二、油品储存中的安全隐患

1、透明容器存放的油

光照会加速油脂氧化,最好选择深色玻璃瓶或不透光器皿。大桶油可以分装到小瓶中使用,减少开盖接触空气的次数。

2、靠近灶台的油壶

高温环境会加快油脂酸败,油壶应该放在阴凉处。灶台边的油壶建议每周清洗,避免残留油垢污染新油。

3、开封超过半年的油

即使没过保质期,开封后的食用油也会逐渐氧化。可以闻一闻是否有哈喇味,倒出来观察是否变得粘稠。

三、健康用油的三个黄金法则

1、不同烹调方式用不同油

爆炒选花生油、菜籽油,凉拌用橄榄油、紫苏籽油,煎炸适合棕榈油(偶尔食用)。家里可以准备2-3种油换着用。

2、控制每日用油量

每人每天25-30克足够,大约2-3白瓷勺的量。可以用喷油壶替代倒油,或者先用刷子薄薄涂一层。

3、学会看营养成分表

优先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品,注意反式脂肪酸标注为“0”的产品。植物甾醇含量高的油对心血管更友好。

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选购和使用方法,食用油依然是健康饮食的好伙伴。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厨房用油,及时更换不合适的品种。记住,再好的油也要控制总量,多样化的饮食结构才是健康基石。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