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头条资讯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红枣不适合所有人?心脏不好别乱吃,医生教你4招护心血管

医语暖心 发布时间:2025-08-26 16:47 312次浏览
关键词:心血管

2015

12

15

12

15

日讯,

12

12

日央视播出医改深水区

三明路径

新闻报道,引起业界内外的巨大反响。据报道,

三明路径

就是选择了

三医

联动中最难的一块硬骨头

——

医药

流通,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

药品

零差率

销售

严格监控大处方、大检查,药品招标采购严格执行

两票制

药品只允许两次开增值税发票

……

福建省三明市卫计委主任包著彬对记者说,(三明市)在全国率先对

22

家公立医院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

……

报道称,三明医改实现了药品费用大幅度下降,医务人员收入显著上升,

医保

基金从亏损转为盈余,初步实现了患者、医院、医保和政府多方共赢。

笔者却有不同看法,那就是,

三明路径

单拿医药开刀,政府家庭得好处,患者实惠不明,医药受损,

三医

没有联动,不可取。

一、

三明路径

其实是在与药品激战

三明市医改领导小组组长詹积富说,医改前我们一个月用药

7000

万元左右,医改后月下降

1600

多万元,然后一直下降。三明市财政局副局长张煊华说,如果不改革到现在至少亏损五、六个亿,我们地方财政根本没这个钱,兜不了这个底。

报道称,改革前后,三明市公立医院的药品使用大幅度减少降低,医保由连年亏损到连年盈余,其实这是通过减少、降低药品使用,来保护政府医保基金不亏损、财政无压力,而涉及医疗消费的其他项目,如监督制止过度医疗,科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却只字未提,这实际上是政府主导、力保医院医疗、医保顺利运营的自卫之举,而政府之外的医药成了改革的首选激战对象,所以医药在公立医院开始走下坡路。

二、

三明路径

缓解

看病贵

么?

记者采访发现,

三明路径

前后,三明市医保基金从亏损到扭转已累计盈余

2

亿元。三明市沙县医院副主任医师谢显金对记者说,他过去月收入不足

1

万元,去年年薪达

18

万元,几乎翻一番。将

以药养医

变为

以技养医

;说白了,不用药品在病人身上赚钱,但

腾笼换鸟

医疗服务收入增加了,但病人医疗消费涨幅是否降低却只字未提,平均门诊和住院消费有无降低减少,不知道。看得出,

三明路径

是通过

驱逐

药品来佑护医疗医保,有没有缓解

看病贵

无充分、可靠依据。

三、肆意减少药品投入使用,治疗有保证吗?

降低药品价格,减少病人不必要、不合理用药当然是缓解

看病贵

的重要手段,医患双方均应接受,但作为特殊科学学科的生命医学,治疗疾病必须科学、规范、正确、准确使用药品,除了有主辅之分、急慢择用、联合用药及禁忌使用外,专业上至今还没有具体的药品数量上购置限定,集中招标采购及基药项目多少也存在异议,需要一定可选择的种类供病人需要;然而

三明路径

却从药品的投入使用金额上进行严格控制,肆意大量压缩药品使用量,三年累计减少药费

17.95

亿元,并堂而皇之认为这正是不该用在老百姓身上的多余药品,然而,却不谈大量药品减少之后疾病治疗效果的变化,荒唐!政府财政医保为参合病人药品买单,而医改前后公立医院药品销售的巨大反差,可以说所有医疗管理者都能意会,那就是,压缩药品支出,提高了医院利润收入,增加了职工薪金,保证了医院正常运行;而如果与政府财政直接挂钩的医保基金亏损,财政压力增大,医院运转困难,医生大量跳槽,医院瘫痪,群众反对,那么,管办不分体制下的有关领导就不得不考虑免职的可能。于是,走

三明路径

拿医药开刀来保护政府医疗医保,成了许多政府官员医疗及医疗市场管理的首选!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交中心的李玲主任认为,医疗、医药、医保,一定要联动。比如取消药品加成,分级诊疗,都只是一个动作,他没有能够变系统建制度,而医改最核心的是破旧的制度,建新的制度。她的话令人深思。

笔者深有同感。

三明路径

是拿医药开刀来保护医疗、医院、医保,不让财政有压力,

三医

没有联动,是医疗、医保将医药列为激战对象,而没有考虑共同服务对象

——

病人的实际需求,这让医改成了伪命题!以政府强势主导资源配置的

三明路径

有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指导精神。

三明路径

没有在医疗、医院、医生及医保支付管理创新改革上找出路,没有将医药作为

三医

联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轴心来联手医改,它虽然让医保基金有了保障,医生有了高薪,但医药可能颓废,病人对医保医院失望,医院可能成为空架子,医改失败。所以,

三明路径

不可取!

据悉,

1700

多名全国各地行政干部和公立医院院长近日在该三明市参观学习

三明路径

希望他们慎之又慎!。

新闻联播关于三明医改的报道

(文字实录)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而要保障全民健康,关键要有一个健康的医疗卫生体制。三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定位,全面实施医疗、医药、医保

三医联动

的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探索出一条

三明路径

63

岁的林焕泉,不幸罹患

肺癌

已经两年多了。

2014

年,林焕泉瞧病花掉了

15

万元,基金报销了

6

万,大病补充补偿了

3

万元,民政补助了

1.1

万元,不久前他又获得了第三次精准补偿,补偿资金

6395

元。一次报销三次补偿下来,个人负担降到了

4

万元。

像林焕泉这样的情况,放在三明医改以前,别说进行第三次补偿了,就连第一次基本报销能不能得到保障还是一个未知数。三明市是福建省西北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级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前,医保基金已经收不抵支,

2010

年亏损

1.43

亿元、

2011

年亏损

2.02

亿元。严峻的现状倒逼三明市必须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从亏损到扭转为目前累计盈余

2

亿多

医保基金是怎么省下来的呢

?“

三明医改

的突破口选择了

三医联动

中最难的一块硬骨头,

医药

流通领域。三明市规定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严格监控大处方、大检查,对药品招标采购严格执行

两票制

即药品从生产企业到医院过程中只允许开两次增值税发票,减少流通环节中的加价行为。像医院常用药奥美拉唑钠,就由改革前的

256

元下降到

6.9

元,下降幅度高达

37

倍。三明市出台医改方案仅仅实施一个月,药品总费用出现的变化让人意想不到。

医改三年以来,三明市经过测算累计节约药费

17.95

亿元,这些正是不应该用在老百姓身上的多余药品,正是被浪费掉的宝贵的医保基金,也正是药品流通环节的灰色地带。全国共有

330

多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能够节约下来的钱可想而知。

福建省三明市卫计委主任包著彬:

从药品流通这个链条来说,最大的阻力在于既得利益者,利益受限后通过种种方式来阻挠。

应对阻挠的办法就是凝聚医改共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三明市严控医生诊疗行为的同时,在全国率先对

22

家公立医院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与岗位工作量、医德医风、社会评议挂钩,不与药品、检查、

耗材

等收入挂钩,由原来的

以药养医

变成

以技养医

深化改革前,三明市经过调研分析,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

新农合

由人社和卫生计生部门分别经办,造成重复参保、互相攀比、管理成本高、资金使用效率低,这也是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的重要原因。三明市将

26

家经办机构整合,实现

三保合一

三明医改,真正实现了药品费用大幅度下降、医务人员收入显著上升,医保基金从亏损转为盈余,初步实现了患者、医院、医生和政府多方共赢。

目前,三明市是全国唯一进行

三医联动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地级市。

2015

年,福建省以三明医改作为蓝本在全省内全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这几天,

1700

多名,来自全国的行政干部和公立医院院长,正在三明市学习借鉴在医改深水区中的

三明路径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

医疗、医药、药品,一定要联动,就是它才能建一个新的制度,一个制度是一系列政策的组合,而我们其他地方的改革为什么动静都不大呢,比如取消个药品的加成或者医德医风,或者分级诊疗,你都只有一个动作,他没有能够变系统建制度,就是医改最核心的是破旧的制度建新的制度。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