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家庭可常备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防治急性肠炎。急性肠炎多由饮食不当、病原体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
1、蒙脱石散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内病原体及毒素,改善腹泻症状。适用于病毒或细菌性肠炎引起的急性水样便,需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两小时服用。
2、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散能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特别适用于儿童及老年人腹泻时预防脱水,应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少量多次饮用。
3、益生菌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肠道功能紊乱,需避光冷藏保存。
4、抗菌药物诺氟沙星胶囊对常见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仅适用于细菌性肠炎确诊后使用,儿童孕妇禁用,须严格遵医嘱。
药箱应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腹泻期间建议进食米汤、馒头等清淡饮食,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
大便潜血弱阳性可能由痔疮、消化道溃疡、结肠息肉、消化道肿瘤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1、痔疮:排便时粪便摩擦痔疮黏膜导致微量出血,表现为间断性便纸带血,可通过肛门指检确诊,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2、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侵蚀血管引发出血,多伴上腹痛及黑便,需胃镜检查确诊,可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胶体果胶铋等药物治疗。
3、结肠息肉:息肉表面糜烂导致隐性出血,常见于中老年人群,肠镜检查可明确息肉性质,直径超过5毫米建议内镜下切除。
4、消化道肿瘤:结直肠癌等肿瘤组织坏死出血,可能伴随排便习惯改变,需通过肠镜及病理活检确诊,早期发现可行根治性手术。
建议检测前3天避免食用动物血制品及铁剂,重复检测仍为阳性时应完善胃肠镜检查,日常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及性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