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透析九个死?医生直言:尿毒症没到这个程度,无需透析?
科普小医森
发布时间:2025-10-20 12:15
104次浏览
尿毒症这个词一出现,往往让人联想到冰冷的透析机和漫长的治疗过程。但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并非所有肾功能不好的情况都需要立即透析。关于“十个透析九个死”的说法,更是存在严重误导。

一、透析时机的判断标准
1、临床症状更重要
医生不会单纯看肌酐数值,而是综合评估恶心呕吐、水肿、心衰等症状。有些患者肌酐很高但症状轻微,可能暂时不需要透析。
2、残余肾功能评估
通过24小时尿量测定等检查,判断肾脏是否还有部分功能。保留的肾功能越强,透析时机可以适当延后。
3、并发症风险考量
当出现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透析就是必要选择。
二、关于透析的常见误解
1、“透析会上瘾”?
透析只是替代肾脏工作,不存在依赖性。部分患者通过治疗肾功能改善后,甚至可以减少透析频率。
2、“透析很痛苦”?
现代透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过程中基本没有痛感。常见的穿刺不适,也会随着治疗逐渐适应。
3、“透析后活不久”?
数据显示,规律透析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60%。配合规范治疗,很多患者可以维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三、延缓肾功能恶化的方法
1、控制基础疾病
2、优质低蛋白饮食
每天蛋白质摄入控制在0.6-0.8g/kg体重,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
3、避免肾毒性药物
慎用止痛药、抗生素等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
四、这些情况才考虑透析
1、尿量持续减少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且伴有明显水肿或心衰表现。
2、严重电解质紊乱
血钾持续高于6.5mmol/L,或出现相关心电图改变。
3、药物难以纠正的酸中毒
动脉血pH值低于7.2,碳酸氢根持续低于15mmol/L。
肾功能受损是一个渐进过程,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很多患者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与其恐惧透析,不如把精力放在早期预防和科学治疗上。记住定期复查肾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干预,才是守护肾脏健康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