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浅表性胃炎喝什么牛奶好

发布时间:2021-12-2975799次播放

视频内容:

浅表性胃炎喝什么牛奶好,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喝了之后没有感觉到不舒服,什么样的牛奶都可以喝。

对于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要看一下病人有没有其他的基础疾病,比如病人本身就有高脂血症,喝脱脂的奶更好,避免高血脂加重。如果病人有糖尿病,尽量避免含糖量高的牛奶。

如果有浅表性胃炎,同时消化不良比较严重,比如喝牛奶后出现胃胀、胃疼、打嗝、反酸、不爱吃饭等表现,要尽量减少喝牛奶。

浅表性胃炎是胃病里比较轻的疾病,没有其他的伴随疾病和基础病的情况下,无论喝什么样的牛奶,对身体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只要喝了没有不舒服,就是可以喝的。而且牛奶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等等,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07
浅表性胃炎能喝蛋白粉吗
浅表性胃炎可以喝蛋白粉。浅表性胃炎主要是发生在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是病理学的诊断。显微镜下看,胃黏膜的炎症主要发生在胃黏膜浅表上皮细胞,浅表粘膜上皮里面可以有淋巴单核细胞的浸润,根据浸润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中、重度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表现为上腹疼、恶心、反酸、腹胀、打嗝等一系列表现。部分病人可能出现酸相关性疼痛,如饥饿痛。慢性浅表性胃炎在胃病里是比较轻的,并不严重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所以蛋白质粉只要不是过量过浓,一般常规量或常规浓度都是允许吃的。蛋白质粉还可能提高身体营养能量,帮助胃炎修复。
什么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也就是临床上常见的浅表性胃炎,它是一种慢性胃黏膜的浅表性炎症,是慢性胃炎中的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也是相对于萎缩性胃炎而言的,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本病发病的高峰年龄在31-50岁,男性多于女性,病变部位常以胃窦明显,多为弥漫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在做胃镜检查的时候,会表现为胃黏膜的充血、水肿、点状出血、糜烂,或者伴有黄白色粘液性的渗出。目前我国按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层的深浅,将本病分为轻、中、重三度,凡浸润黏膜浅层三分之一者为轻度,涉及中三分之一者为中度,超过黏膜层三分之二者为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经过治疗多能痊愈;若失于治疗病情可进一步发展,固有腺体因严重破坏而减少,可转化为萎缩性胃炎。
语音时长 01:38

2020-02-18

53512次收听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是怎么回事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是在胃部疾病病变程度的区分,糜烂病灶较局限。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糜烂的病灶较局限,或者并不严重,称之为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中等程度的胃炎,是各种病因使胃黏膜的完整性有一定变化,通常在糜烂病灶之下,要取一块活检,明确糜烂是不是炎症造成,是不是有肠上皮化生而造成黏膜糜烂。总而言之,糜烂并没有严重,只是胃炎中的其中一个分型,如果有糜烂性胃炎,要注意调整饮食,对症用药,促进糜烂灶的愈合。还要结合病理情况,明确糜烂的最终病理性质。
语音时长 01:49

2020-02-18

65701次收听

慢性非萎缩胃炎是如何治疗
慢性非萎缩胃炎治疗时,要以调整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为主要应对手段。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又叫做浅表性胃炎,是所有胃炎当中病理类型最轻的一类病变,和饮食结构有关。胃部每天接触易消化、粗糙性食物以及有刺激性食物等时,都会对胃黏膜产生影响。另外,药物或精神、心理性因素、气候变化等,也会使胃黏膜发生炎症改变。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时,要以改善生活方式、平和心态、平和压力以及调整饮食结构为主。远离辛辣刺激性、生冷食物,远离咖啡、浓茶等。另外,富含亚硝酸盐、腌制酸菜等食物,也要避免经常服用。
语音时长 02:09

2020-02-18

63389次收听

浅表性胃炎症状
浅表性胃炎临床症状特异性不强,可能只是轻微上腹部胀痛、消化不良或者反酸、烧心。症状明显者可表现为上腹痛,疼痛多无规律,与饮食无关。嗳气,因胃酸缺乏、胃内发酵产气等因素,使胃内气体积存,导致嗳气发生。腹胀,因胃动力不足,食物滞留、排空延迟、消化不良、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等都可以导致腹胀的发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炎性胃黏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肠动力不足,胃逆蠕动影响,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与消化不良、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症状类似,临床需要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大多数成年人的胃黏膜均有非活动性、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被视为生理性黏膜免疫反应,不需要药物治疗。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以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等治疗,如法莫替丁、氢氧化铝等。平时注意饮食生活上的调理,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禁忌饮酒,避免不良的情绪影响,保持愉悦的心情。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17

59479次收听

慢性的浅表性的胃炎它的治疗有哪些
慢性浅表性的胃炎应该吃什么药,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生,慢性的浅表性的胃炎,对于胃部的疾病而言,它是一种病情程度最轻微的一类胃炎,也就是说这种胃炎的话不严重,做胃镜来看炎症,胃窦有可能就是胃窦部的充血,有充血、糜烂和水肿都非常不明显,也就是最轻的病变程度,最轻的一类胃炎,这种胃炎应该吃什么药?可以对症给予一些促进黏膜愈合的药物,临床上称之为黏膜的保护剂。但是这些药物的话并不建议长期的依赖药物,对于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精神心理的压力,改变饮食结构,做到少食多餐,进食容易消化的这些富含有纤维素和维生素丰富的这些食物的话,通过这些综合的一个疗法,就能够使浅表性胃炎得以治愈。
语音时长 01:51

2020-02-14

56473次收听

02:32
浅表性胃炎的危害有哪些
浅表性胃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完善胃镜检查可确诊为浅表性胃炎,是所有胃炎分型当中,程度比较轻的,预后比较好的这一类胃炎,它并不是十分严重的一类胃炎,危害性较小。浅表性胃炎向坏的方向发展的这种可能性也是很小的,它和萎缩性胃炎不一样,萎缩性胃炎会有恶变可能性,但是浅表性胃炎,在没有病情变化的前提之下,一般不会诱发胃部癌症或出血,或者是其他的并发症和后续的一些变化,当然前提是在一定的时间条件的基础之上。
02:46
浅表性胃炎的药物治疗
浅表性胃炎是最轻的病理类型,事实上如果没有大的问题,仅仅是需要患者饮食的控制,而并不需要药物治疗。由于进食的食物种类和性质并不相同,有的食物会比较粗糙,比较难以消化,也有一部分食物是有刺激性的,比如说酸或者很凉的、刺激性、辛辣、酸辣冷的食物,都会对胃黏膜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的刺激性的作用,就会造成胃粘膜有一些慢性炎症性改变。
02:43
什么是浅表性胃炎
在临床工作当中,很多患者因浅表性胃炎或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就诊,可通过胃镜检查确诊。浅表性胃炎可能是因为炎症细胞浸润胃黏膜上皮,但炎症没有进展得程度很深,而发生的一系列炎症反应。浅表性的胃炎的发病机理是因为胃是囊袋状的器官,饮食后胃腔就会逐渐充盈、伸展变大,变的饱满和充盈,所进食的一些粗糙的、富含纤维的食物,经过摩擦和物理化学的作用,或多或少的会使胃粘膜细胞上皮产生一些炎症,这种情况就叫做浅表性胃炎。
02:40
浅表性胃炎有什么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胃部疾病,比如浅表性胃炎,它的症状是不典型和不特意的,就是说没有特征性的症状来说明患者就是胃炎,它不像其他系统的疾病,比如说患者得肺炎了,会有咳嗽、咳痰、发烧等症状,医生可通过这些症状,来考虑患者有继发性的肺部感染。此外,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可能也有一些很严重的临床表现,比如腹痛。但是胃部粘膜发生恶变时,患者可能仅有一些轻微的腹部不适,或者完全没有症状,在临床工作当中,往往有很多这样的患者是因为体检而发现了早期的胃癌,所以医生不能够仅凭症状来判断是否有胃炎。
浅表性胃炎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患者需要在饮食结构方面进行调节,过于浓烈的香辛料其实也是浅表性胃炎的饮食禁忌要注意的事情。浅表性胃炎的要注意病人的饮食需要松软易消化,患者平常一定要避免接触溶咖啡、浓茶、辣椒、生姜等,这一类的食物会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而且也不利于患者康复。
浅表性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浅表性胃炎属于胃炎的一种。当患有浅表性胃炎的时候,患者会出现上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反复出血、乏力等症状。这时候患者们首先要消除病因,然后根据自己的症状,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
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如何区别
相比较而言,萎缩性胃炎更加严重,而浅表性胃炎病情比较轻,但是浅表性胃炎会存在着转变为癌的可能性。而治疗浅表性胃炎的办法有很多,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病情来制定治疗方案,目前治疗萎缩性胃炎最有效且最被常用的办法为三联疗法。
浅表性胃炎怎么调理
调理浅表性胃炎需要从生活、饮食、疾病症状上,多方面注意。胃炎患者在平时需要正确改善饮食习惯,要养成定时吃饭,少量多餐的好习惯,日常也要多饮水,保证肠胃湿润不干燥,减小患有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
浅表性胃炎吃什么好
浅表性胃炎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疾病,它属于慢性胃炎中的一种,也是消化系统中的病症。一般都是平时饮食不规律造成的,那么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吃什么好,建议多吃水果、饮食清淡、注意营养和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