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异常是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1-11-0292045次播放
视频内容:
出现心电图上ST-T异常的原因有:
一、如果出现了心肌缺血,就会表现为ST段的压低、T波的低频或者是倒置。这个时候可以综合的评估是否存在心肌缺血,进一步进行冠状动脉CT扫描,或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相关诊断。
二、慢性疾病引起的心电图ST-T出现异常,包括贫血、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积液或者存在早期复极综合征等等。
三、存在不良的作息习惯,也会导致心电图出现一定的变化。比如经常的熬夜、加班导致。
四、缺血性心肌病导致心电图出现持续的异常。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突然出汗四肢无力心慌难受什么原因

如果突然出现出汗、四肢无力、心慌难受的症状,就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判断。医生需要综合的分析,看患者有没有慢性疾病病史、药物服用史,有没有发热感染、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存在。首先还要考虑患者既往病史是否有低血糖的表现,患者需要回顾一下最近的饮食状况,有没有营养不良、长期减肥、不吃主食的情况。如果是糖尿病的患者,还要确定最近降糖药物使用的情况,排除是否是降糖药物,胰岛素过量而导致了药源性的低血糖,引起了出汗、四肢无力、心慌的症状。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是否出现了一过性的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而导致的突然出汗、四肢无力、心慌难受。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时候处于特殊时期的女性,体内的内分泌或者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紊乱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包括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还包括一些更年期的女性也会导致突然出汗、四肢无力、伴有心慌的症状。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一些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如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如果出现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也会由原发疾病而诱发出汗、四肢无力、心慌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这时就要第一时间到心内科门诊就诊,必要的时候进行肾上腺CT扫描、肾动脉的超声检查,明确是否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者嗜铬细胞瘤的情况。
ST-T异常什么病

如果出现了心电图上ST-T的异常,首先要排除是否是心肌缺血导致的。因为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心电图扫描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心肌缺血,就会表现为ST段的压低、T波的低频或者是倒置。这个时候可以综合的评估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可以进一步的进行冠状动脉CT扫描,或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相关的诊断。第二,还要考虑是否存在慢性疾病而引起的心电图ST-T出现异常,包括贫血、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积液,或者存在早期复极综合征等等。这几类疾病都会引起心电图出现ST-T的异常。第三,如果存在有不良的作息习惯,也会导致心电图出现一定的变化。有些人会由于作息时间的异常,比如经常的熬夜、加班、通宵熬夜,就会导致心电图出现一定的ST-T的异常改变。第四,某些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或者体力活动减少,或者高龄等因素导致的冠状动脉出现了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变窄,血流量通过减少,就会引起心肌缺血,长期就会引起缺血性心肌病,而缺血性心肌病就会导致心电图出现持续的异常。所以在临床中如果心电图出现ST-T改变,不能仅通过一次心电图检查明确是否患有哪一类的疾病,往往需要进一步的进行相关的专科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CT检查或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相关的诊断。

早上起来总是心慌难受是什么原因
如果早上起来总是心慌难受,主要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临床常见的原因如下:一、睡眠质量不好。二、一过性的心悸,如果情绪波动,情绪紧张、激动、焦虑、发怒或者过度的劳累,或者抽烟、喝酒、喝浓茶、喝咖啡等情况,就会导致一过性的心律失常,引起早上起来心慌难受。三、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相关的症状,包括严重的冠心病,也会引起早上起来以后心慌难受,因为晨起之后诱发了心肌供血不足。四、心律失常的发生,尤其是阵发性心律失常导致类似的症状。

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的表现
右束支为心脏电传导系统中的重要的通路,负责将电信号向右心室的方向进行传导。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PR间期表现正常,QRS波群实线会≥0.12秒,avR导联R波会呈现宽钝;2、V1、V2导联呈现rsR型或者会呈现M型;3、R波宽钝,在Ⅰ、avL导联S波加深,呈显著增宽;V5、V6导联呈现qRS波形,S波呈现增宽粗钝,实线可能大于等于0.04秒;4、avL导联会呈现QR型,它的R波宽而且有切迹,V1导联的R峰时间会大于0.05秒;5、Ⅰ、V5、V6导联的T波方向一般与终末S波的方向相反仍为直立;6、V1、V2导联ST段会出现轻度的压低,T波倒置,这是继发性的ST-T的改变。

人的脉搏每分钟跳多少次算正常
正常健康的成年人,脉搏次数是60次/分到100次/分之间。多数人群的脉搏范围是70次/分到80次/分,平均大约72次/分。人体脉搏跳动的频率会受到心率、年龄、性别、血压等因素影响,一分钟内波动的次数,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老年人的正常脉搏,大约在55次/分到60次/分之间。还没有出生的胎儿,脉搏跳动可能会达到110次/分到160次/分。出生之后婴儿的脉搏频次在120次/分到140次/分之间。正常的脉搏跳动有节律性,而且保持规整。如果脉搏长期小于60次/分或长期大于120次/分,可能出现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的情况。
心脏疼痛、胸闷、喘不上来气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心脏疼痛、胸闷、喘不上来气,可能是情绪激动、剧烈运动、肺炎、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因素所致,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的方式缓解症状。

心脏彩超多久做一次
多久做一次心脏彩超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来决定。心脏彩超的辐射比较小,可较为直观地诊断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脏功能。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父母没有心脏病史,也没有心脏不适的表现,可选择常规体检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没有心脏的特殊症状,两年做一次心脏彩超。对于三十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可在常规体检时每年做一次心脏彩超检查。如果患者超过六十岁,心脏功能在逐渐减退,尽量每半年做一次心脏彩超。对于父母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可以每年进行心脏彩超复查。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临床上特定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人群的正常值范围是小于3.37mmol/L,有心血管高危的人群,比如糖尿病的患者或者合并高血压、肥胖或者有家族史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就是控制在2.59mmol/L以下。对于已经确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发生过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这些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要求小于2.07mmol/L。近些年各个专业学会组织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用了更严格的标准,像这些确诊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8mmol/L。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原因和日常的生活饮食,和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第一、饮食不合理,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是导致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像动物的食物牛肉、猪肉、全脂牛奶和蛋黄都是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来源。加工油炸食品,还有高浓度的反式脂肪酸,如果吃这类食物过多就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另外像运动过少、肥胖、精神压力过大、包括遗传因素,都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一些原因。

低密度脂蛋白正常值范围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由肝脏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可以被氧化成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范围是小于3.37mmol/L,对于心血管高危的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是2.59mmol/L以下。对于确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小于2.07mmol/L。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是导致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主要原因。另外,运动过少、肥胖、精神压力过大,都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
拜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一样吗
心脏脉搏多少正常范围
心脏脉搏多少正常需要看具体的年龄。如果是成年人,心脏脉搏的正常范围一般是每分钟60次到100次,老年人的心跳和脉搏速度比较慢,大概是每分钟55次到60次。婴儿的心脏脉搏正常范围是每分钟120次到140次,幼儿每分钟90次到100次,学龄前儿童每分钟80次到90次。
心血管堵塞吃药能通吗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心血管疾病严重吗
- 2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
- 3 心血管疾病可治愈吗
- 4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症状
- 5 什么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 6 心血管疾病如何运动
- 7 头痛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吗
- 8 心血管疾病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