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儿童青光眼能治好吗

发布时间:2021-03-31107683次播放

视频内容:

儿童青光眼可以治好。

儿童青光眼最常见的病因是继发性,有肾脏疾病或神经疾病,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

激素性的青光眼在儿童中是最为常见的,可以通过药物就控制,然后随着原发疾病的好转,激素用量的减少,激素性的青光眼会好转、治愈,所以青光眼就是可以治愈的疾病。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增高,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愈。

青光眼在儿童中和成人中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儿童往往都是继发性的,治愈的几率更高。因为原发疾病主要是控制住,激素能够逐渐减量,青光眼也就治愈、消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瞳孔大小正常值
瞳孔是虹膜中央的一个圆孔,直径大约在2.5~4毫米,双眼瞳孔等大、等圆,差异一般小于1毫米。在暗处的时候,瞳孔呈散大的状态,而到了明亮的地方瞳孔就会缩小。眼球是非常精密的仪器,光线通过瞳孔传入到视网膜,再通过视神经传达到大脑,形成图像。瞳孔直径的变化是由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进行支配,起到缩小和扩大的作用。瞳孔的大小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可以根据年龄、屈光状态,还有生理状态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儿童的瞳孔就比较大一点,老年人的瞳孔会比较小一点,年轻人瞳孔相对较大。当极度缩小可以缩小到1毫米,如果极度扩大也能够扩大到9毫米。瞳孔出现异常的散大或者是缩小,还有光反应消失,都标记着某些疾病的存在。比如眼睛受到外伤,会出现外伤性的瞳孔散大或者是瞳孔缩小,对于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人,在急性发作的时候,瞳孔会出现散大而且强直,患有虹膜睫状体炎的病人,在炎症的急性期,由于炎症的刺激,会导致瞳孔的缩小。如果双眼瞳孔直径相差大于1毫米,为病理性瞳孔的不等大,比如说Adie氏瞳孔,就是单侧瞳孔不规则散大、直接、间接的对光反射减弱或者是消失,集合反应消失;Horner综合征也就是瞳孔缩小,同侧眼睑有下垂,眼球有内陷等等。因为瞳孔括约肌是受到副交感神经的支配,而瞳孔开大肌是受到交感神经的支配,所以颅内的病变也会引起瞳孔的异常改变。
语音时长 02:30

2021-12-30

84525次收听

青光眼的危害有哪些
青光眼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青光眼发病时患者眼压升高,会出现眼睛充血,发红、胀痛、眼部异物感、视力下降、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从而严重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二,青光眼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长期的高眼压会对视神经造成压迫,引起视神经萎缩,患者就会出现视野缺损的症状,也就是看东西的范围会逐渐的缩小。第三,青光眼如果进入到病情的晚期,视力也会受到影响,最终有可能导致患者完全的失明。为了避免青光眼的危害,患者应该在确诊青光眼后及时进行治疗,降低眼压。例如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眼压,才能够阻止和延缓病情的进展,保住目前残余的视功能。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19

82014次收听

青光眼护理的进展
眼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眼睛也是相当敏感和脆弱的,往往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得了青光眼除了要选择正确治疗方法之外,正确的护理也是不能忽略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青光眼护理的进展。
青光眼的护理记录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更加注重对生活的享受,但是往往忽视了对于身体健康的维护,导致了很多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青光眼就是这样的一种疾病,患上了青光眼除了治疗更要做好护理工作,那么,关于青光眼的护理记录为大家进行介绍。
青光眼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
青光眼的检查方法之一就是测量眼压,如果眼压过高,有可能是青光眼导致的。再就是需要做眼底镜检查,如果想判断视神经和视网膜受损的程度,需要做电生理检查。除此以外,青光眼还要做房角检查,明确是开角型还是闭角型,同时也需要做视野检查。
青光眼用什么药好
青光眼患者可以使用外用药物治疗,也可以配合内服药物综合治疗。外用药物常用药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缩瞳剂和抑制眼积水药物。这两种药物可以控制症状,防止病情发展。如果外用药物无法控制症状,就需要内服一些全身性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说碳酸酐酶抑制剂和高渗脱水剂。
晶状体脱位所致青光眼要怎么治
治疗方法就是把已经脱位的晶状体,通过手术方式取出,然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植入人工晶状体。把晶状体放在正确位置,代替原本脱位的晶状体。大多数情况下手术以后晶状体位置正常,而且眼压也会恢复正常,晶状体脱位和晶状体脱位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就同时得到治疗。晶状体脱位,有外伤之后可能会产生,有时候有人先天就有晶状体脱位。那么什么是晶状体脱位呢?晶状体实际上是眼部透明镜片,通过一些很细小的悬韧带悬挂在眼睛中央,它跟周围组织没有太大接触,是悬挂在眼睛里面的。但是如果悬韧带不够健康,或者是因为外伤有些悬韧带断裂,晶状体会向一边偏离。如果偏位太大,对眼睛里面其它东西产生压迫,位置改变,就会造成眼压升高,产生青光眼。青光眼因为是眼睛里面晶状体位置不对造成的,所以通过药物或者其它方法没有办法治疗。
语音时长 01:44

2020-03-17

59668次收听

02:48
青光眼是什么病
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的和多发的一种眼病,青光眼是一种致盲性的疾病。之所以叫青光眼是在古书上有记载,就是急性发作的时候眼压升高、角膜水肿、瞳孔散大,瞳孔中央仿佛是青色,所以叫青光眼。青光眼多发于老年人多发;先天性青光眼,儿童多发;开角型青光眼在青年或者青壮年发病,所以青光眼要通过体检、眼底检查或者一些症状发现。现在青年人用眼过度,用手机电子产品过多,眼睛过度疲劳,也可以出现眼睛胀头疼。所以青光眼要和视疲劳、干眼症进行鉴别,是不是青光眼,到医院检查,医生通过检查,很快就能确诊或者分辨出来,排除青光眼。
青光眼可以做近视晶体植入吗
青光眼不可以做近视晶体植入。任何眼部疾病都会阻碍近视晶体植入手术的进行,青光眼属于眼部疾病,会影响人体视神经,倘若是进行近视晶体植入手术会直接影响青光眼的治疗,而且近视的矫正也不会达到最佳效果。近视晶体植入需要年龄在20到50岁之间,并且眼部无任何疾病,才能进行该手术。
青光眼是怎么造成的
青光眼是以视乳头萎缩、凹陷、视野缺损以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由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引起原发危险因素。视神经对于压力损害耐受性,与青光眼发生、发展有关系。在房室循环途径中,任何一环发生阻碍都可导致眼压升高,引起病理性改变。部分患者眼压正常,仍然呈现视神经进行性损害、视乳头萎缩、凹陷、视野缺损。眼压正常,有青光眼病理性视野改变和视神经改变,叫做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或低眼压性青光眼。要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不同治疗,但青光眼最终结果,都会引起视神经损害,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所以青光眼患者要定期去门诊治疗,要终身坚持治疗。若间断治疗,可能造成严重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
语音时长 01:54

2020-02-13

62111次收听

03:07
晶状体膨胀所致青光眼怎么治
晶状体膨胀性青光眼一旦发生,要早期手术治疗,避免青光眼对视功能造成损害。晶状体膨胀会导致青光眼。在白内障发展过程中,体积会变大,晶状体会变得越来越厚,在眼睛里面占地就越来越大。眼球大小基本不会变,所以眼睛里如果晶状体越来越大,占地也越来越大,眼睛压力升高导致晶状体膨胀。晶状体膨胀大眼压就会过高,产生晶状体膨胀性青光眼。青光眼一旦发生对眼睛损害大,会觉得眼睛不舒服、眼疼、视力下降,同时损伤不可逆。
02:19
青光眼最佳治疗方法
青光眼的治疗根据类型不同而不同。我国最常见的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也叫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它发病的原因是房水流出的通道狭窄,导致房水排不出去。治疗上最佳的办法是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时机尽早做青光眼的手术,即为房水流出重新再开通道,让眼内的房水能够顺畅地流出去,从而保护眼内的组织和视神经。还有一类是开角型青光眼,多见于年轻的患者,目前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因为这类的青光眼对于药物治疗还非常有效。但是无论哪一类的治疗方式,都要随时监测眼压。
02:05
青光眼术后视力能恢复吗
青光眼的手术和局部的眼药水主要使患者的眼压下降。青光眼的致病因素是眼压升高,眼压升高以后,压迫了后部的视神经,影响眼底的血供,导致神经功能下降。手术阻断病因以后,视觉功能的损害可能就会延缓或者是停下来。有一些病人可能做了一些预防性的手术,眼压恢复正常,视力基本上就不会进一步的下降。临床上有些患者,即使做了手术以后眼压下降了,视觉功能仍然会持续性的损害。对于青光眼的病人,需要尽量的去阻断病因,对于延缓病情是有帮助的。
什么是小时眼压测定
眼压是青光眼最重要而且最容易监控的指标,也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门诊测的眼压只是单次的测量,但是单次的眼压测量并不能够反映青光眼患者整体的眼压状况,视功能有可能在看似正常的眼压下,却在不断恶化。眼压的正常统计值为10-21mmoL/Hg,具有昼夜变化的规律。正常的眼压是早晨高晚上低,但是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角膜的厚薄也与眼压的测量密切相关。每个人的眼压情况并不一样,需要通过24小时眼压监测,青光眼患者可以明确治疗的目标,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而不是盲目的降眼压治疗,达到24小时持续眼压控制,防止视功能进一步恶化。
语音时长 01:50

2018-11-01

58886次收听

02:28
青光眼的分类有哪些
青光眼分类比较繁杂,因为其发病机制不同,表现的形式也有所不同,迄今为止我国青光眼的分类大概分为四类,第一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第二继发性青光眼,第三,混合性青光眼,第四先天性青光眼和发育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