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骨折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12-3159370次播放

视频内容:

骨折根据骨折部位、骨折移位程度,以及对周围邻近神经、肌肉、血管及内脏系统是否存在损伤,来决定治疗方案。

如骨折病人移位较重,年龄较轻,就倾向于做骨折内固定。对于超过六十五岁以上病人,骨折愈合几率会下降,这种情况建议病人根据移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做内固定,还是做人工关节置换。

骨折如果合并开放性损伤,根据破损时间长短,伤口情况进行一期清创处理,还是做清创以后二期延迟复位固定促进愈合。骨折急性期处理需要局部固定,尽快到医院,通过病史,及影像学评估,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正骨疼不疼
正骨治疗是进行骨关节疾病的常用的中医传统手法。大多数的正骨是用的一种巧的力量,一般来讲会有轻微的不适感,但是不会有明显的疼痛。中医正骨在骨伤历史上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方法简单、疗效显著、简便验廉的一种作用。对于骨折来讲,适应症包括四肢的闭合性骨折,但是骨折的稳定性尚可,然后可以适当地配合皮牵引,或者骨牵引。第二,四肢的开放性骨折,这种伤口下进行清创缝合手术以后,进行无菌的清创以后。第三,正骨也可以针对骨关节脱位,以及各种小关节功能紊乱。进行正骨手法的操作,在正骨的过程中,由于会刺激到骨折断端,以及骨折断端挫伤的软组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手法治疗,可能会引起相对来讲短时间的剧烈疼痛和不适。因此,在进行手法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首先进行患者的病情的告知,以及心理承受的提前的预期交流,对于一些可能没有进行饮食的患者,最好是进行手法复位前的饮食,避免疼痛的刺激造成患者的晕厥。因此,正骨手法针对不同的病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了解患者的原发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身体的基本条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语音时长 01:55

2021-07-09

62213次收听

小腿骨折能不能侧身躺着
在小腿骨折以后,其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比较轻的可以采取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方法。对于比较严重的可以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要求患者在低负重活动一般有10~20公斤,其他活动和正常人一样,患者可以采取侧卧、仰卧,患肢在上方或者下方均可,如果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这是一种非常坚固的固定。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负重所导致的骨折断端移位,此时患者可以侧躺,但是侧躺需要在小腿下面垫一些支撑的材料,避免小腿负重所导致的骨折断端的移位。对于进行性的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患者,一般不允许其负重活动,在4~6周以后有骨痂形成后,患者拆除石膏并且逐渐地增加负重活动量,然后去增加患者功能活动的状态,逐渐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活动,促进疾病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31

2021-07-09

91645次收听

02:38
骨头打钢钉有后遗症吗
骨头打钢钉的技术比较成熟、安全可靠,但也有小概率会出现后遗症。首先是异物的排斥反应,钢钉植入人体以后,可能会出现排斥反应或过敏反应,出现局部的红肿、发热症状。第二,感染,伴随钢钉植入过程中,因为要手术切开皮肤,可能会导致局部的感染,出现红肿、发热、破溃、流脓等,甚至导致钢钉固定不牢靠,出现松动。第三,钢钉可能会松动、断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手术把钢钉取出。第四,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如果出现局部的关节疼痛,应该及时上医院诊治。
02:11
脚指头骨折可以自愈吗
脚指头骨折可以自愈,若脚指头的骨折对位还可以,错位不大的完全可以自愈,即使是错位较大,只要连着一部分,采取适合的措施也可以自愈。问题在于自愈的状态,是否对位方式影响生活,若影响生活就不能由其自愈,而应采取措施加以干预。如果,复位以后的对位能够接受,在该情况下用小夹板再结合石膏维持此种可以接受的状态,一个月以后就可以自愈,愈合后再恢复正常的活动。所以,病人不能够心存侥幸心理,还是应该由医生来决定。
02:24
脚撕脱性骨折严重吗
脚的撕脱骨折是常见的骨折方式,最常见的如第五跖骨基底的撕脱骨折或腓骨小头,即踝的外侧出现撕脱骨折。出现撕脱骨折,严重时可能需做手术,不严重时可能连石膏都不用打,打一个弹力绷带即可,但要让医生决定。对病人而言,撕脱骨折意味着骨折有移位。所谓撕脱骨折肯定受到一定力量将其往外牵扯,不单是骨折,而且受到牵扯肯定会发生错位,该错位若不是关节部位或移位不大,可让其自愈,即不做手术,而是打石膏维持,不用复位。撕脱骨折对医生而言比较好治疗,故不算是一种严重骨折。
02:50
骨折吃什么补的最快
骨折损伤无疑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损伤,骨折自己的愈合是有规律的,并不是吃什么东西就可以快多少,一般松弛骨的愈合,临床愈合1个月就够了。手腕发生的克雷氏骨折,1个月的时候就能达到临床愈合,就能够提一些东西做动作了,当然不能提太多的、太重的。但是有的地方比如股骨颈,可能1年都不见得能长好,所以这个时候不管吃什么,规律基本上都是受本身这个部位血运是有关系的,跟吃什么东西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一般的营养就够了,不需要太多的营养。
骨折患者卧床期间如何正确护理
骨折患者卧床期间正确护理要做好褥疮感染以及血栓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在卧床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身体的擦洗,需要采取温水对身体的肢体进行擦洗,通过擦洗能够减少细菌或者真菌的滋生,以避免细菌或者真菌侵入引起的感染性病变。同时也要适当的给患者进行翻身,长时间的躺在一个位置不动,会导致身体皮肤温度增高,从而会引起褥疮的生成,容易局部出现脓疱,导致局部出现疼痛和肿胀的症状。同时需要对身体多个部位进行按摩,通过按摩能够起到舒筋通络和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避免血液循环减慢引起血栓的生成。骨折以后饮食上要以营养为主,可以吃一些含钙质丰富的牛奶或者骨头汤,对于骨折部位的恢复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语音时长 01:22

2021-02-02

79655次收听

骨折后吃什么补钙
骨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是由于人们在长期进行工作或者某项运动时,导致某一部位劳损而产生的;也有可能是由于人们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强外力的撞击而导致的,它的病因简单清晰,而且症状主要是身体某一部分骨结构的完全或部分断裂,所以很容易诊断,那么,骨折后吃什么补钙呢?
髋部骨折的并发症
保守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因长期卧床而出现褥疮,严重者会导致死亡。另外,如果肺部分泌物无法及时排出,就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从而引发全身感染。少部分患者也会出现肺栓塞,严重者也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脚骨折吃什么好的快
脚骨折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况,要想有效达到恢复的作用,日常的饮食需要引起注意,首先就应该选择在骨折初期多喝果汁,在骨折中期应该多补充蛋白质,再进入到骨折后期,可以在饮食上不要过于顾忌,但是不要选择太油腻的食物。
骨折手术后还肿怎么办
骨折手术后局部可能存在肿胀的现象,想要促进肿胀的消除,早期应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配合药物消除肿胀。热敷、红外线治疗等理疗方式也有助于肿胀的恢复。
什么是骨折后遗症
骨折后遗症指骨折治疗后遗留的并发症。骨折后遗症包括关节僵硬、关节强直、骨质增生、骨质缺血性坏死以及泌尿系统感染、肺癌感染等。发生骨折后一定进行正规治疗,同时注意日常护理,可减少骨折后遗症发生。
老年髋部骨折是怎么回事
老年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人体的衰老,骨组织出现萎缩,尤其是老年女性,随着绝经后激素水平的下降,钙质吸收明显降低。病变早期出现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骨小梁消失、骨皮质变薄、皮质的内1/3转换成类松质样骨。由于在骨萎缩的过程中有机质与无机质的比例减少,所以骨骼弹性与硬度均下降。这种组织表现是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基础,同时也为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老年人各种身体机能退化,骨质疏松,多合并高血压、心脏病、脑梗、糖尿病等各种内科病症,骨折后治疗困难,大多需长期卧床,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褥疮、脑梗、肺栓塞等,严重者危及生命,故老年髋部骨折被称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老年髋部骨折一般建议手术治疗,坚强固定,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卧床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26

58818次收听

上肢骨折多长时间能好
上肢骨折6到8周的时间就可以愈合。上肢骨折痊愈的时间涉及到骨折愈合过程的问题,一般骨折愈合首先是血肿期,血肿机化期,骨折端形成血肿,骨折端有几毫米的骨质变为显微组织,这个时机局部可能骨折断,断端有水肿、压痛,从平片来看可能没有明显骨痂形成,只有少量的内膜骨痂,这个时间一般来说是2到3周的时间。然后就是纤维骨痂形成,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来说在这个时期就是断端的骨内外膜形成骨痂生长板会合,同时把骨折端的骨密度还有显微组织包裹形成内外骨痂。在这个时期一般需要6到8周的时间,这个时期骨折端的血肿和压痛还有异常活动基本消失,就属于临床愈合时间,从平片都可以看见,骨折端的骨折线就比较模糊,骨痂形成比较明显。再有就是骨痂改造塑形期,一般来说通过不断地应力作用,骨痂不断的塑形强化,形成一个永久性骨痂,骨髓腔就再通一般需要1到2年的时间。一般认为上肢骨折如果愈合,6到8周的时间就可以,因为不像下肢骨折需要一个坚强的愈合,需要负重,所以6到8周的时间就可以适当地开始活动和负重。但还是需要通过X线片要看骨折线的变化。比如骨折线比较模糊,骨痂形成比较明显,有连续的骨痂。通过医生的检查一般要求上肢平举一千克的重物,可以坚持一个小时就可以达到临床愈合的标准,就可以逐渐开始功能锻炼。
语音时长 02:15

2018-12-13

60028次收听

01:37
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有哪些
老年人活动量比较小,骨的脆性增加,同时多数老年人都有骨质疏松,所以老年人的骨折多数都是骨质疏松性的骨折,常见于脊柱骨折、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腕关节周围骨折等。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老年人中主要见于三个部位,第一个部位是脊柱骨折,压缩骨折多见,主要见于胸腰段。第二个部位是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也就是髋关节周围的骨折,这样的病人往往因为滑了一下或者摔了一跤突然出现肢体的活动障碍甚至畸形。第三个部位就是老年人摔倒时用手撑地,出现了腕关节周围的骨折,这个骨折主要是桡骨远端的骨折最多见,所以这三个部位的骨折是老年人最多见的骨折。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