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打狂犬病疫苗前有什么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1-06-0999720次播放

视频内容:

接种狂犬病疫苗前7天内,不要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发生狂犬病病毒暴露,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种狂犬疫苗,并且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清创。如果伤口严重,还需要在局部应用狂犬病的免疫球蛋白。

需要注意,接种狂犬病疫苗之前,7天内不要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因为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后,体内会有狂犬病病毒的中和抗体,这时再接种狂犬病疫苗,可能接种疫苗会被中和抗体消灭,无法达到预防接种的目的。

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所以一旦发生狂犬病的暴露,应当及时接种疫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狂犬病疫苗打了有效期多久
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足疗程的接种了狂犬病的疫苗,有一部分研究显示,接种狂犬病疫苗10年之后,仍然可以在体内检查到足量的抗体,但是通常建议对于频繁需要接触狂犬病病毒的人群,比如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的人员,是6个月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体内的狂犬病中和抗体的量,如果狂犬病中和抗体的量小于0.5个单位每毫升,就需要重新补种狂犬病疫苗的增强针;对于兽医以及畜牧的饲养员,建议是两年左右进行一次狂犬病中和抗体的检测,也是抗体的水平低于0.5个单位每毫升,就需要接种增强的狂犬病疫苗。如果接种完狂犬病疫苗之后1~3个月内发生了狂犬病病毒的暴露,若能确定咬伤的犬或动物接种过狂犬病疫苗,而且可以作为一个10日观察,就不需要接种狂犬病增强的疫苗,但是如果不能确定咬伤动物接种过狂犬病疫苗,或者是三级的伤口暴露,那可能要重新接种全疗程的狂犬病疫苗。在接种疫苗后三个月以上发生了狂犬病的暴露,需要做两针的增强接种,也就是在第零天、第三天接种两针增强的狂犬病疫苗。
语音时长 01:51

2021-12-30

61585次收听

狂犬病疫苗第几针能产生抗体
五针疗法在第三针开始产生抗体;211疗法在第二针开始产生抗体。接种狂犬病疫苗,目前WHO推荐是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所谓的五针疗法,也就是在发生暴露之后的第0天接种第一针,然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接种,共5针疫苗。另外一种方案是所谓的211疗法,这个疗法是需要三次接种。在第0天需要接种两针疫苗,在左右的三角肌各接种一针,然后在第7天、第21天或者第28天接种第二针、第三针。狂犬病疫苗接种之后,通常是在第7天开始产生抗体,是IgM抗体,然后在第14天产生抗体,是IgG抗体,这个时候抗体达到高峰。如果是五针疗法,就是在第三针的时候开始产生抗体。如果是211的疗法,也就是在第二针的时候机体产生抗体。
语音时长 01:05

2021-12-30

96698次收听

狂犬病疫苗有风险吗
目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安全性是非常高的。接种狂犬病疫苗主要的不良反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局部接种部位出现皮肤的红、肿、热、痛,包括瘙痒和皮疹。另一部分是全身的一些症状,比如发热、消化道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头痛、倦怠症状。这些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都极低,WHO(世界卫生组织)做过相关的统计,像局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概是在30%左右,全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概是在5%~15%的范围。国内试剂也做过相关的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跟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相当,所以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同时这些反应出现,一般也是比较轻微的。多数情况下,经过休息、观察,就能够自行缓解。极少数出现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目前的医疗手段也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处置。
语音时长 01:14

2021-12-30

59185次收听

狂犬病怕水的原因
因为狂犬病病毒是嗜神经性病毒,会侵犯迷走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导致兴奋阈降低,出现怕水。狂犬病病人在发病期,非常典型的表现就是恐水、怕风。所谓的恐水就是在见到水或听到水的声音,甚至说在听到“水”这个词之后,出现的咽部肌肉痉挛,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然后导致患者出现恐慌、惊恐的状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狂犬病病毒是一个嗜神经性的病毒,主要侵犯神经系统。会侵犯到迷走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这些神经群主要控制咽部,还有呼吸的这些肌肉群,当狂犬病病毒侵犯这些神经组织之后,会导致这些神经的兴奋阈降低,也就是这些神经处于易兴奋的状态,当受到微弱信号的刺激,甚至没有外界信号刺激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兴奋的信号,导致局部咽部的痉挛,进而出现呼吸困难,患者表现为恐水、怕风的这些表现。
语音时长 01:16

2021-12-30

68519次收听

狂犬病毒有什么
由于不同的分类方法,狂犬病的种类不太一样,分类也不太一样。首先从广泛意义上来讲,狂犬病病毒是一个病毒属,根据基因型不同,目前发现了应该是已经有18种基因型,2014年国际病毒分类学会,对其中的14种做了确认,所以应该说目前被确认的狂犬病毒有14个基因型,常见的狂犬病类型是基因1型。目前来说,全世界记录在案的非基因1型的狂犬病只有十几例,这就与第二个分类方法有关。其次,把基因1型的病毒分为野毒型,也可以叫街毒型、街毒株、野毒株,因为是在自然界产生的病毒,致病力比较强,而人类将这些病毒一代一代的繁殖,制造出致病力低的毒株,称为固定毒株。固定毒株的主要用处就是制作狂犬病病毒的疫苗,目前的狂犬病疫苗只对基因1型相似的,即基因序列1型的狂犬病病毒有效。
语音时长 01:22

2021-12-30

86132次收听

01:45
狂犬病会导致死亡吗
狂犬病会导致死亡。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且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治愈。全世界每年大概有5万到6万人会死于狂犬病。我国是狂犬病发病的大国,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印度,排在第二位。在国内,狂犬病导致的病死率仅次于艾滋病、结核病。发生狂犬病病毒的暴露之后,应当及时进行免疫接种,避免狂犬病的发病。随着研究的进展,美国有几例蝙蝠咬伤导致狂犬病治愈的报道,为未来治愈攻克狂犬病,指明了方向。
01:56
狂犬病疫苗最晚什么时候打
接种狂犬病疫苗没有绝对的禁忌,也没有绝对的时间安排。由于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所以只要是狂犬病没有发病,都可以接种狂犬病疫苗。建议是尽早接种,越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对狂犬病的预防好处越大。因为接种狂犬病疫苗之后,最早产生抗体的时间是在7天左右,14天基本达到高峰,若过晚接种狂犬病疫苗,有可能在产生抗体前,狂犬病的病毒已经侵犯到神经,引起发病。更有甚者,潜伏期短的狂犬病病人,在狂犬病疫苗起效之前就已经发病。
02:13
狂犬病疫苗有没有风险
目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安全性都非常高。接种狂犬病疫苗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是患者在接种部位出现皮肤的红、肿、热、痛,包括瘙痒和皮疹;全身反应是患者出现发热、消化道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头痛、倦怠。WHO(世界卫生组织)做过相关统计,局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概在30%左右,全身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概在5%~15%,所以安全性有保障。出现轻微的反应,多数情况下经过休息、观察,就能够自行缓解。极少数出现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就医。
01:41
打了狂犬病疫苗针可以剧烈运动吗
注射完狂犬病疫苗以后,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的运动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免疫功能下降。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时候,有可能会发生其他的一些机会性感染,会进一步的加重免疫力的下降。如果免疫功能下降,可能会对狂犬病疫苗刺激产生抗体的时间以及量有影响。当打了狂犬病疫苗针之后,应当以休息为主,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较轻柔的运动。一般在接种完狂犬病疫苗一周之后,已经产生了中和抗体,这个时候可以恢复正常的运动状态。
02:17
狂犬病能不能检查出来
狂犬病的检测有很多,可以检测患者的血液、脑脊液、带有毛囊的皮肤、唾液,也可以检测这些组织的抗原、抗体,狂犬病毒的核酸,甚至把病毒分离出来进行培养。虽然有很多的检测手段,但这些手段目前都是在一些研究机构开展,常规的医院并没有开展类似的检查项目。其次,这些检查项目只有对发病期的病人检测,才能检测出阳性的结果,潜伏期患者没有办法确诊或排除狂犬病。除了对病原的检测外,还有一些辅助的手段,如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进行头颅核磁。
狂犬病的病因
狂犬病病毒传染是狂犬病的致病原因。在我国狗是狂犬病病毒的最主要传染源,被病狗抓伤、咬伤等,没有及时打狂犬疫苗,就可能会患上狂犬病;被病猫抓伤、咬伤,被蝙蝠咬伤,也可能会患病;移植狂犬病患者器官也会传播病毒,导致患病。
被猫咬了需要打狂犬疫苗吗
被猫咬了也需要打狂犬疫苗。狂犬病虽然主要是通过狗传染,但是猫也有一定的传染性,尽管传染率低,但却没有人能够保证被咬之后绝对不会被传染,所以说一旦被野猫咬了,一定要及时的注射狂犬疫苗。若是咬伤的情况严重,还需要注射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
被老鼠咬需要打狂犬疫苗吗
老鼠也可能会携带狂犬病病毒,为了保险起见,被老鼠咬后最好打狂犬疫苗。只是咬伤没有出血时,可先清理伤口,再分别打三针狂犬疫苗;如果被咬伤还有出血时,先清理好伤口,再分别打五针狂犬疫苗,最好能加上免疫球蛋白或血清。
被家养的狗咬了会得狂犬病吗
被狗咬了之后不一定出现狂犬病。狂犬病是病毒形式的疾病,病原体就是存在的狂犬病病毒,而在当病原体存在之时,此病才有可以传播。而在狗患狂犬病及携带此类病毒之时,被咬伤之人才可能染上狂犬病的病毒,但是小心为妙。
狂犬病能治好吗
狂犬病大都是人被病兽咬伤而感染,潜伏期长短与伤者年龄和伤口深度等因素有关。目前狂犬病的病死率是百分之一百,现在的医疗条件还很难救治,所以应以预防为主,严格管理家庭饲养动物。一旦被动物咬伤,要及时进行局部伤口处理,用碘伏消毒,并且在二十四小时内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