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7.1严重吗
发布时间:2021-05-3168066次播放
视频内容:
若7.1mmol/L是静脉空腹血糖,同时出现口干多饮、多食乏力、消瘦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就可确诊糖尿病。若无上述症状,需再次复查血糖才能确诊糖尿病。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就无法逆转。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目标是4.4mmol/L-7.0mmol/L,7.1mmol/L的空腹血糖并不算高,还要检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筛查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全面评估病情。初诊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7.1mmol/L,大多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就能控制血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糖稍微高一点有没有什么症状

正常人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可能是6.1mmol/L以上,但是不太高是吧。餐后血糖正常人是小于7.8mmol/L,可能也超过7.8mmol/L了。说血糖稍高一点,一般不会有明显的高血糖的症状,高血糖的症状指的是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还有消瘦,叫三多一少。如果血糖稍高一点,由于尿糖排的很少,尿糖排的很少,就不会口渴,就不会多喝水,至于吃的多不多看这个习惯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因为肚子很饿,比较多吃,和平常可能是一样的。所以血糖稍微高一点,一般来说不会有明显症状。但是要注意一点,如果血糖稍高一点,属于糖尿病前期,或者是糖耐量减低了,反正是血糖处在正常和糖尿病之间,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糖尿病前期的人容易发生大血管病变,就是合在一起,经常伴有高血脂,还有一些冠心病、脑血管病,所以要注意,尽管没有症状,但是要注意全身健康情况。

血糖高运动能降下来吗
血糖高,运动确实能降血糖的。因为血糖高可能是糖尿病前期,也可能是糖尿病。糖尿病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发病因素,吃的多、动的少,体重也增加了,这个时候血糖就增高,可以到糖尿病前期或者是糖尿病。这个运动本身是消耗能量的,不管是走路、慢跑或者快跑,或者是打球,或者游泳,或者其他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只要是运动消耗能量,消耗能量就能降低体重,消耗能量也就是消耗葡萄糖。所以血糖高了,运动了,血糖肯定会有所下降,确实有些病人经常有体会。

血糖高能喝啤酒吗
一般来说是可以喝啤酒的,但是酒要限量。糖尿病人可以喝各种酒类,也包括啤酒,如果喝白酒,1天不要超过1两,就是50mL,如果喝的是红酒,一般不超过2两,也就是100mL,如果是啤酒,一般不要超过一听,大概是300多毫升,它的酒精量是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糖尿病人喝啤酒是可以的,只要不超量。但是如果有些人放开了喝,喝个5瓶、6瓶,甚至于更多,没有糖尿病都要吃出糖尿病,有啤酒肚啤酒还是有能量的,所以要限量。

血糖七点多有危险吗
血糖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七点多和餐后血糖七点多都不能说有危险。血糖七点多应该是轻度的血糖升高,所以血糖本身还没有太多的危险。至少病人没有高血糖的症状,不会有三多一少,也不会有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的昏迷等,但是也不能放松。因为如果空腹血糖七点多,已经是糖尿病了,糖尿病人最可怕的就是,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发生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比如糖尿病的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而且还会合并大血管病变,有冠心病、脑血管病变,还有下肢血管病变等。
血糖高能吃香蕉吗
血糖高能抽烟喝酒吗
孕妇血糖高能吃蓝莓吗

妊娠期患者如果血糖明显升高,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控制达标。一般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5.3毫摩尔每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6.7毫摩尔每升以下。如果妊娠期患者血糖能控制在上述的标准,可以适量的进食蓝莓。因为蓝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量少,对血糖的影响相对要小。所以妊娠期患者如果血糖升高,同时血糖控制达标的情况下,可以适量的进食蓝莓。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达标,比如空腹血糖大于5.3毫摩尔每升以上,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6.7毫摩尔每升以上,需要限制蓝莓的摄入量。因为蓝莓除了含有蛋白质之外,含有丰富的脂肪,是具有高热量的食物,所以摄入过多可以引起血糖的升高。所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是否能够进食蓝莓,需要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是否达标来定。如果血糖控制达标,可以适量进食蓝莓;如果血糖未控制达标,不建议进食蓝莓。
高血糖的症状有哪些

孕妇血糖高怎么办
妊娠期间的饮食原则为既要能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能量需要,又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摄入量占总热量的50%~60%为宜,且每日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50g;蛋白质占15%~29%为宜;脂肪占20%~30%左右。同时建议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孕妇血糖值偏高也需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它可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上升程度、改善葡萄糖耐量。要少吃糖果、蜜饯等纯碳水化合物和粉丝、藕粉等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要坚持合理的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每天可以用血糖仪检测血糖,及时了解血糖的变化,更好的保证自己与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