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社交恐惧症要治疗吗

发布时间:2019-07-0455397次收听

语音内容:

社交恐惧症需要治疗吗。社交恐惧症是需要治疗的,一般来说如果社交恐惧症,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严重影响,我们是应该治疗的。如果说这个社交恐怖症非常轻微,对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影响不大。我们可以采取自我调整的方法,但是一旦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治疗了。

前段时间我有一个患者对当众发言特别的恐慌,而现在必须要有这种当众发言的机会,马上他的工厂要搬迁了,他要主持乔迁之喜,这种情况我们肯定是要治疗的。我们常用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当中比较常用的首选的药物有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这类药物起效可能会慢一点,可能2到3周才能起效,需要服用数月。

还有一种药物见效比较快,吃上去有个30分钟,患者的焦虑就明显缓解了,是大家俗称的安定类药物。比较常用的有罗拉、奥沙西泮、阿普唑仑。

另外长效的安定的药物,像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对于控制我们的焦虑发作、恐惧发作,还是非常有效的。所以社交恐怖症并不可怕,经过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自我调整,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预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选择恐惧症是什么意思
选择恐惧症会诱发一些诸如心跳加速以及呼吸困难,还有眩晕以及晕厥等等情况的发生。建议有必要相对选择恐惧症做一个心理评测和心理疏导,先找到病因,然后才可以对症治疗。而在治疗方法上,包括心理治疗以及情绪释放。
紧张恐惧症吃什么药
当前很多人都曾经出现过紧张恐惧的情况,这种情况多见于焦虑症以及抑郁症的患者,这是一种很麻烦的问题,患者可以通过吃药进行缓解,药物主要可以使用苯二安卓以及一些抗抑郁的药物,另外,一定要注意药物的药量的使用。
如何治疗余光恐惧症
余光恐惧症主要推荐心理治疗,通过系统心理分析治疗,让病人明白与其自己担心眼睛余光影响别人,通过认知调整让病人学会接纳自己本能的想法和冲动,合理的引导和升华,从而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去生活和工作。
怎样缓解产前恐惧症
很多孕妇在怀孕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产前恐惧症,出现这个情况,主要是由于对于知识并不是很了解,首先对于孕妇来说需要稳定情绪,要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变化,另外就是要掌握分娩的知识,对于家人来说要安慰孕妇的情绪变化,积极的鼓励孕妇和分担孕妇的压力。
婚前恐惧症的表现
女性更容易出现婚前恐惧症,主要的表现为,担心失去个人魅力,还有担心自己的婚姻失败,对于婚后做家务的担心,还有就是对婆媳关系的担心和婚后的自由问题,都让女性朋友们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这就是婚姻恐惧症。
焦虑恐惧症是什么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的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神经症。恐惧症同样也是以焦虑症状为主。焦虑症和恐惧症的区别在于:焦虑症的这种引起因素不可预测,不知道患者在紧张担心什么。一般把焦虑症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这两种焦虑症发作的时候,诱因不清楚。患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能会出现广泛性焦虑发作和惊恐发作,而恐怖症是由特定的情境或者物品,或者是场所所诱发的。两种疾病的症状表现很相似,但是诱发的因素不同,这是焦虑症和恐怖症的区别。就焦虑症来讲,一般认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广泛性焦虑,一种是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的表现是患者不知道为什么在紧张担心害怕,也就是没有固定对象的紧张担心,害怕、提心吊胆、恐惧不安,这是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的表现是突然产生的一种强烈的紧张不安感,伴有心慌、出汗、胸闷。严重的患者可能会有一种濒死感,还有一种晕厥感,常常在十分钟之内达到顶峰,大约需要数小时能够缓解,这是惊恐发作。惊恐发作是不可预知的,患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惊恐发作。这一点是跟恐惧症有着巨大的差异。
语音时长 01:27

2019-07-04

64888次收听

02:05
交际恐惧症的症状
社交恐惧症的症状有在社交时,患者会感到害羞、局促不安,口干、心慌,脸红,说话口吃、结巴,甚至会有轻微震颤、呼吸急促、手脚冰凉的表现。患者知道没有必要,但却控制不住自己的不合理情感反应。交际恐惧症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一般人群恐惧症。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景下,患者都会害怕自己成为别人注意的中心和焦点,甚至觉得周围人都在看着自己,患者害怕和大家交往。第二种是特殊人群恐惧症,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境或场合,特别恐惧和慌张。如在大会上当众发言或者表演节目。
02:17
怎么摆脱社交恐惧症
摆脱社交恐惧症首先患者要去心理科门诊或者精神科门诊进行评估、诊断,由专业的医生出具治疗方案。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摆脱社交恐惧症。药物治疗比较常用是苯二氮卓类的抗焦虑药,能够迅速化解患者的焦虑反应。服用抗抑郁药可以从根本上缓解焦虑恐惧的症状,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尤其是中医心理疗法,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以及人格再成长治疗,把患者的人格进行一次再成长,从而实现人格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强大。除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外,患者的自我调整也非常的重要。
01:49
社交恐惧症能治愈吗
社交恐惧症,经过规范、系统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自我成长,可以治愈。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的患者有一些不良的人格基础,比如胆小、不自信、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自卑心太重、缺乏安全感。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恐惧症状。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治疗,人格再成长治疗、中医心理疗法、TIP技术,对于患者的人格再成长,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社交恐惧症并不可怕,只要患者遵医嘱,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绝大多数的社交恐惧症都会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02:03
巨大事物恐惧症
巨物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巨大事物恐惧症是对巨大物体,产生过分的畏惧和恐惧心理。比如轮船、飞机,甚至是巨大的云团等,都会诱发患者出现恐惧症状。因为恐惧症是一种不合理的恐惧外界物体或者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不能够控制、阻止恐惧的发生。恐惧症的病因主要和患者的成长经历、童年创伤、患者的性格特点,患者的社会因素,患者的心理因素,还有患者的生理因素,生物学因素,躯体状况等都紧密相关。
分离恐惧症
分离恐惧症是焦虑,多发生于学龄期的儿童。尤其是当儿童与母亲分离,会感到不安,出现过分的焦虑情绪。分离性焦虑,叫做分离恐惧症,又叫分离性焦虑。许多患儿怀疑自己的母亲会离开自己,甚至会发生意外,发生危险,或者遇到伤害,自己会大祸临头等等,因此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母亲。当与母亲分开的时候,马上就会出现过度的哭叫吵闹,或者出现淡漠退缩。如果强行送到托儿所或者幼儿园,就会哭闹不止,不与其小朋友玩耍,甚至不吃不睡。有的患儿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等。症状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一,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洗手、大小便,要让孩子独立完成。二,要培养孩子的合群的能力。让孩子和其孩子一起玩耍,培养孩子与其人怎样相处,减少分离性焦虑的产生。三,不要强行把孩子放到托儿所,应该逐渐有个过程。去托儿所等到孩子和其小朋友和老师熟悉以后,家长可以慢慢的减少陪同的时间。四,要对父母也进行教育。治疗孩子必须先治疗父母,让父母了解这份内心恐惧产生的原因。最后如果焦虑症状特别严重,影响睡眠和饮食,适当的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2:09

2019-07-04

53649次收听

死亡恐惧症能自愈吗
死亡恐惧症在临床上指的一种急性惊恐发作,又叫急性焦虑。在急性惊恐发作的时候,患者会表现为一种濒死感、失控感,觉得自己活不了了,所以会特别的紧张害怕。那么这种情况能不能自己治愈,需要根据每个病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症状比较轻微的,患者自己能够意识到的,能够自我调节,可以自愈。患者可以多锻炼身体,每天多运动多跑步,这样可以缓解焦虑。而且可以转移注意力,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日常生活上,不要让自己闲下来,每天都要有事可做,就逐渐把焦虑发作的症状忽略了。如果越关注就越明显,越关注就越担心、害怕发作,它也容易发作,所以注意力转移不关注了,也就会逐渐减轻,甚至慢慢好了。大部分患者发作以后有极度的恐惧,害怕再次发作,我们称为预期性焦虑。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它还会再次发作。再次发作还是那样自己控制不了,特别紧张害怕,特别恐惧。这样的话我们就应该上医院进行干预,进行干预的过程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在家里服药也很方便,可以服用一些苯二氮卓类的药物抗焦虑以及抗抑郁药。这样的话,死亡恐惧也是能够治好的。
语音时长 01:47

2019-07-04

63406次收听

胆小恐惧症吃什么药
胆小恐惧症可以配合药物,有抗抑郁药,还有苯二氮卓类的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现在有新型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等等。苯二氮卓类药物都有有氟西泮、奥沙西泮、地西泮、艾司唑仑等等。这些药都有利于消除恐惧症的这种紧张焦虑,可以辅助恐惧症治疗。胆小恐惧症吃什么药先分清一下胆小和恐惧,胆小是性格问题,存在于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不论做什么事,他都是胆小的。恐惧症是一种疾病,也是疾病的表现。只有面对特殊的环境或特殊的场合才表现出的一种恐惧,患者会回避掉这个场合,不在这个场合时,患者又不觉得害怕,没有恐惧的感觉了。胆小恐惧加到一起,这个人的恐惧就让患者更加胆小了。也是胆小和恐惧会累加起来了。胆小时候发生的恐惧该吃什么药呢?同样,如果说患者有明显焦虑,惊恐的症状,如心悸、出汗,特别恐惧焦虑,可以适当服用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40

2019-07-04

58147次收听

密闭空间恐惧症的症状
密闭空间恐惧症患者独自处于狭窄有限空间里,表现出紧张、焦虑、害怕的情绪,最后发展成对所有带有密闭性质的场所表现出恐惧心理。密闭恐惧症患者通常有创伤性的体验,这都是一种本能反应,如果患者没办法战胜本能的反应就会表现出恐惧。
语音时长 02:09

2018-09-21

54234次收听

02:05
白大褂恐惧症是怎么回事
白大褂恐惧症,其实是一种医院恐惧症,这是一个本能的反应。虽然有一大部分人不会去了医院,就出现什么问题。但是,有的人确实是会出现白大褂恐惧症这个问题。出现白大褂恐惧症,可能是由于害怕医生,从小就形成的思维定势。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生病,穿着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打针的时候,在心理留下的恐惧的阴影。比如有些白大褂型高血压的患者,是因为在医院会产生一些情绪反应,从而可以导致患者的一些生理指标的不正常,这只是一种现象。出现白大褂恐惧症这种情况以后,可以慢慢的改变这种情况,比如可以先陪着别人,去医院慢慢接触医务工作者,通过和医生做朋友等方法,来改善这种恐惧。也要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要变得更加勇敢,多鼓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