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远视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时间:2019-11-2763489次收听

语音内容:

远视眼多数是先天性,远视是看远清楚,看近模糊,是5M平行光线经过眼睛屈光系统折射后,成像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而落在视网膜后的现象。

胎儿出生时都是轻度远视,随着孩子发育增高,眼球逐渐发育,从轻度远视渐渐转向正视。视力越来越好,胎儿刚出生时一般是150到200度远视,4到5岁时,有100度远视眼,12左右时慢慢变成正视眼。

通过有效锻炼身体保持正视眼,不会尽快发展为近视或远视。如果后期孩子不注意或发育过快,屈光系统发育不匹配,或学习任务过重,可能造成近视眼,由远视变成近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08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是远视
远视是屈光不正的形式,主要由于眼睛角膜的曲率或者眼轴过短导致平行光线打进眼球之内,成像在视网膜之后。判断自己是否远视,首先要看远视的程度,如果有四五百度的远视会导致看远、看近都不清楚甚至还会导致内斜视,此时应及早治疗,否则可能会出现弱视的发生。其次,发生拥挤现象,即当视标聚集时,看着容易晕,逛商场看见人头攒动的情况就会晕,可能是远视的表现。通过看远非常好但是看近容易疲劳或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出现内斜视,或者出现拥挤现象,可判断是否存在远视,最终的判断应进行验光检查。
远视力的检查方法
可以使用视力表来进行远视力检查。当一个人感觉到视力下降的时候,来到眼科就诊的第一步就是到远视力的检查表前面,采用5米左右的距离先遮盖单眼,然后再检查另外一只眼的视力,这样能够检测出患者的视力情况。对于成年人,使用E字型对数视力表,指出缺口的方向,一般1.0左右的视力是正常的视力,低于1.0就可以看为远视力,具体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地做检查。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三岁之前的小孩说出缺口朝哪是必须要经过家长的培训,所以现在对儿童患者的远视力检测还采取一些比较生动有趣地方式,如动物的视力表、动物模型,还有水果模型示例表,它能够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通过一些对数的检测方法计算,能够准确地获得小朋友的远视力。
语音时长 01:24

2020-06-04

59428次收听

02:57
什么是远视
远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状态,是外界的自然光线进入眼球以后,经过眼球屈光系统的折射,不能准确地成像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像在了视网膜后,这种状态叫做远视。远视的形成是先天习得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先天的因素是,因为从生下来之后,眼轴都是由短变长,所有的新生儿在发育的过程中,都是一个由远视向正视逐渐靠拢地过程。学龄前儿童有一定正常的远视储备,是有好处的。但是病理性远视的孩子生下来,眼轴比正常的孩子要短很多,随着生长发育以后,比同年龄阶段的人要短,这种就接近于病理性的情况,所以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对于远视眼的治疗也是采用药物、手术和配镜的方法,药物使睫状肌系统得到放松。另外手术也是可以采用激光手术的方式,可以采用配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的配镜方式使远视眼状态得到纠正。
02:36
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
远视眼是指自然光线平行进入屈光系统以后,不能正确地聚焦于视网膜上,而是聚焦于视网膜后一种状态。远视眼大多数是先天形成的,先天生下来的时候,人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有阶段性的过程,对大多数的儿童,在学龄前以及学龄的时候,有一定程度的远视储备,比如100多度、200多度,这是正常的,说明孩子今后不太容易向近视的方向发展。有一部分所谓病理性的远视,就是病理状态的远视,孩子出生的时候,眼轴明显短于正常的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眼轴长度也明显比同龄人要短,成像始终落在视网膜后面,所以这一部分人就是为远视眼的患者。远视看近处事物、看远处事物都不清楚。所以远视眼是一种比较麻烦的状态,容易造成视觉疲劳,针对远视眼的治疗也是配镜、药物和手术三种方式。
03:08
远视有哪些危害
远视眼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视力下降,视力包含远视力,也包含近视力。二、视觉疲劳,当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眼轴短,成像落在了视网膜后,而不是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眼部肌肉感到疲劳,症状是眼眶疼、眼睛干涩,结膜充血、流泪、上额部疼痛,太阳穴胀、甚至会放射到肩胛部,感到恶心和呕吐,所以远视眼患者的视疲劳情况超过近视眼患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所以觉得自己的视力下降,看远处事物和近处事物不清楚,而且特别容易感到眼睛疲劳,建议到眼科进行常规地检查。
02:05
远视眼和老花眼一样吗
远视眼和老花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远视眼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表现。它是指屈光能力的一些反应。老花眼是指眼睛调节能力的改变,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远视眼是指外界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之后,经过屈光系统的折射,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老花眼是指人到了一定年龄阶段之后,看近处事物不清楚,看远处事物比较清楚。对于一个远视眼的患者,中老年之后,合并老花眼。同样反过来一个老花眼的患者,可能在早年阶段,比如说年幼阶段或者是青壮年阶段,也可能是个远视眼的患者,所以说不同的概念、不同的疾病,处理方式也是不同。
远视能自愈吗
若低于7岁的儿童患有远视眼属于正常情况,由于儿童的眼轴未发育完全导致,而儿童眼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远视也会随之自愈。若中老年人群患有远视,则需要治疗和矫正才可缓解远视症状。
高度远视弱视能治愈吗
高度远视弱视属于弱视的一种,能否治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对于弱视的治疗,一般最佳治疗时期在6岁之前,这个阶段治疗效果是比较不错的,如果是超过6岁,那么它的治疗效果就不怎么如意,治愈的难度比较大,原则上就是越早发现治疗的效果就越好。而如果发现的较晚,那么治疗难度就会增大。这种病的治疗效果还与弱视和程度有关,如果越严重,它的治疗难度就越高。保守治疗是通过佩戴眼镜来矫治,并且要进行定期复查。3岁以下的患者,一般是半年左右,3岁以上的患者,一般需要1年复查1次,对于弱视的训练方法,一般包括遮盖训练和精细目力的训练。建议治疗时最好到专业的眼科医院,由医生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应该配合好医生的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44

2020-01-09

58966次收听

儿童远视散光能恢复吗
儿童远视散光一般会同时伴有弱视和斜视,家长较难发现,但在幼儿园时期一般会被发现儿童视力不好。儿童远视散光的恢复情况与治疗的早晚有关。如果在学龄前完成医院的正规治疗,儿童的视力一般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
远视散光如何治疗
远视散光分有五种,包括单纯近视散光、单纯远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混合性散光,都可以进行光学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原因不同,治疗方案也是不一样的,远视散光患者可以配戴框架眼镜进行矫正。晶体散光:可能由白内障或者晶体变形、外伤造成,可能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而不能通过光学方法进行治疗。
远视力检查方法
远视力检查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检查前先询问,眼外观检查,视力检查远、近视力的正确检查,检眼镜检查,主观与客观检影法检查,前房角镜检查等等全面的检查,要注意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明确病因,做到合理治疗。
远视是什么原因
远视的原因,大部分是先天性遗传因素引起的,随着年纪增大就可以逐步缓解。远视眼多数是先天性的,胎儿刚刚出生时都是轻度的远视,发育过程中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眼球逐渐发育,会从轻度远视眼转向正视,视力会越来越好。胎儿刚出生时一般都是150--200度的远视,到4--5岁时,一般是100度的远视。到12岁左右时,随着孩子的发育增高,眼球逐渐增长,渐渐变成正视眼。有效的身体锻炼可以保持正视眼不会尽快发展,如果孩子不注意或发育过快,屈光系统发育不匹配,或者学习任务过重,就可能造成近视眼,由远视变成近视。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04

61159次收听

高度远视眼怎么恢复
高度远视眼是可以恢复的,但是需要正确的治疗才行,配戴眼镜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在配镜前必须先散瞳验光,到技术条件较好医院的眼科检查。患者平时也可以近距离精细用眼,有益于远视度数的下降,比如穿针、描图、画画、多看课外书之类的活动,都是可以改善情况的。
远视和老花眼区别
远视和老花眼区别在于形成的原因和症状不一样。远视是由先天发育造成。造成远视眼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角膜曲率过于平坦、眼轴过短。如果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进入眼睛以后,无法汇聚在视网膜上,而汇聚在视网膜后,就称为远视眼。患者有远视眼,看远处也不清楚,看近处也不清楚,则需要佩戴远视眼镜进行视力矫正。而老花眼一般是年龄到了45岁以后,由于晶状体的变形能力下降,造成了看远处清楚、看近处困难的现象。这两种屈光不正的状态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机制。老花眼一般都是发生在45岁以后,部分人48岁才比较明显。民间俗称“花不花,四十八”。有了花眼,配老花镜就能解决近处阅读的问题,同时远处还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语音时长 01:36

2019-06-06

65816次收听

远视如何矫正
患者患有远视眼,临床表现就是看远处视力不是特别好,看近处视力会更差。这样的患者往往非常痛苦,因为他始终要使用眼睛的调节力,想把物体看清楚,所以患者经常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如果一个儿童不能长期阅读,不能静心学习,家长一定要给他检查眼睛是否有远视的状态。如果儿童远视眼影响了学习,佩戴框架眼镜即可。成年人的远视眼矫正方法更多,可以使用隐形眼镜、RGP眼镜。如果实在不喜欢戴框架眼镜或者戴隐形眼镜,做屈光手术也可以。因为屈光手术不仅能治疗近视眼,也能治疗远视眼。远视眼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以后,往往可以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
语音时长 01:33

2019-06-06

5256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