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12-2059709次收听

语音内容: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指两种血型不合性的溶血造成黄疸。

一种情况是ABO血型不合,当妈妈血型是O型,小孩是A或B型时,易发生溶血造成黄疸。另一种是RH血型,当妈妈是RH阴性血,小孩是RH阳性血时,易造成血型不合性溶血引发黄疸。还有其罕见的血型,也会引起溶血导致黄疸。

溶血发生时,大量的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了肝细胞的摄取、结合和排泄的能力。另一方面溶血造成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储留超过了正常水平,而出现黄疸,是溶血性的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可以预防的,若妈妈是O型血,,孩子是A型或B型血时,可以在孕后十六周测量妈妈血液中的抗体,及时进行预防。RH血型尤其要注意,因为RH血型溶血造成胆红素水平急速升高会威胁生命,所以待产时要及早测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体温会高吗
新生儿黄疸一般不会引起体温升高。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的皮肤、黏膜黄染现象,通常与体温无直接关联。若出现发热,需警惕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新生儿有黄疸妈妈不能吃什么
新生儿黄疸期间,哺乳期母亲一般无须刻意忌口,但需避免过量食用高糖、高脂及含特殊成分的食物。可能影响黄疸代谢的因素主要有辛辣刺激性食物、酒精类饮品、高糖高脂食品、含咖啡因食物、部分中药食材等。
01:51
新生儿黄疸会嗜睡吗
新生儿黄疸可以出现嗜睡的表现。出现嗜睡的表现说明胆红素非常高,已经出现胆红素脑病了。如果胆红素在体内非常高,可以进入到脑。如果黄疸在脑内存在了,会对脑造成损伤,我们称之为核黄疸。核黄疸的孩子最主要的表现是精神状态的改变,即嗜睡。一个黄疸的孩子出现明显的嗜睡表现应该马上去医院就诊,检测胆红素严重程度,看是不是有显著的增高。如果有显著增高,要采用积极的治疗手段,甚至要要进行换血治疗。所以,如果一个黄疸的孩子出现嗜睡的表现要抓紧去医院就诊,这是比较危险的信号。
宝宝黄疸的症状
宝宝黄疸的症状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类型不同,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变黄,且大便呈陶土样,严重者神经系统的症状。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一种表现。新生儿由于毛细血管比较丰富,当血中胆红素值超过一定水平时,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皮肤黄染的现象。严重的黄疸可以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甚至会引发死亡。临床通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进行消退,病理性黄疸需临床治疗才可以达到治愈。新生儿黄疸主要的症状表现为皮肤被染成黄色,皮肤发黄,肉眼看的很清楚。如果以间急性胆红素升高为主,皮肤黄染通常为橘黄色、透亮,是杨黄,轻者在颜面部。较重者会累积躯干以及四肢,手脚都会黄。如果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皮肤的黄染通常为暗黄色,皮肤灰暗,皮肤颜色略黑,黑中透黄,通常会认为孩子比较黑。同时有大便颜色的改变,有时呈陶土样,如果重度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引起核黄疸,也是刚才说的胆红素脑病,会出现神经系统的表现,出现惊厥、抽搐、肌张力增高、吃奶差等。
语音时长 02:00

2020-03-24

51948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能发烧吗
新生儿黄疸一般不会发烧,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发烧的话,首先鉴于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过程中,它可能会出现发烧,再一个是有可能黄疸是由感染所引起来的,那么感染引起的黄疸它会发烧,再一个就是说新生儿的摄入量不足,水分的丢失,脱水热会出现发烧,如果这孩子又有黄疸又有发烧,我们一定要考虑有没有感染性疾病,往往比较重的感染性疾病,早期可能黄疸是他一个主要表现,然后会同时伴有发烧。这种话要注意,有没有败血症脑膜炎的问题。严重的感染的时候也可能会伴有黄疸,再次加重的情况。除了黄疸和发烧之外,孩子可能还会有感染中毒的其他的一些表现。另外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由于母乳不足,配方奶又没有添加,导致新生儿的脱水,水分不足,这样的话就是说引起来的脱水热,它也会引起发烧,这样我们要多给他喝母乳,勤吸吮促进母乳的分泌,必要时候配方奶进行喂养,这样可以减少黄疸的发生。光疗过程中出现的发烧的话,我们可以降低箱温,同时要补充水分。
语音时长 02:35

2020-03-12

53484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以皮肤黏膜发黄为主要症状,除此之外还会因为诱因出现嗜睡、尖叫、抽搐等系统性症状。到70%足月儿和80%早产儿会出现黄疸,主要跟新生儿红细胞相对增多、胆红素代谢能力差有关。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临床问题,由于血清胆红素升高,导致皮肤和其他器官黄染,可以表现为巩膜黄染、颜面、躯干、四肢甚至手心、足心,出现不同程度黄染。轻到中度黄疸仅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黄疸程度比较重,会导致胆红素脑病,也是核黄疸。孩子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尖叫、抽搐、角弓反张等。出现胆红素脑病情况,往往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在病情初期已经出现死亡。伴随黄疸的其他症状跟原因有关,如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引起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败血症引起黄疸、发烧、体温不升、反应差、不吃不动、腹胀呕吐等;胆道闭锁引起黄疸、大便发白;其他遗传代谢病引起黄疸、转氨酶异常增高等。新生儿黄疸除有皮肤黏膜发黄外,还会因其病因出现其他症状。
语音时长 01:54

2020-02-26

56186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偏高可以吃母乳吗
一般情况下来说,如果婴儿身体所出现的是生理性黄疸状况,那么是可以喝母乳的。如果出现的是病理性黄疸状况,只要不是由母乳所导致的该状况,那么都可以喝母乳。而对于母亲来说,当幼儿身体出现黄疸状况,要尽量减少自身对盐分的摄入,并且不能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新生儿黄疸嗜睡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出现如果属于病理性,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嗜睡现象,除此之外也会出现呼吸心跳急促,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黄疸也会逐渐的加重,最终粪便就会变成白色,这可能是先天性胆道闭锁所造成的,也需要第一时间接受治疗。
02:14
新生儿黄疸原因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主要分两大类:一大类是生理性黄疸;一大类是病理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是正常新生儿在生后都可能出现黄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的异常引起的。生理性黄疸的天数一般是正常足月儿在生后2到3天出现,4到6天达到高峰,14天左右就会恢复到正常。早产儿的时间适当的会延长一些,但是一般不合并身体的其他异常状况。2、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病理的因素引起的黄疸,它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一般在24小时之内,出现时黄疸的值都比较高,可能高于正常值好多倍,增长特别快,每天增长的数目在五毫克以上,因此叫早重快长。
新生儿黄疸如何确诊
想要确诊是否为新生儿黄疸,可以看正常表现,主要就是看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食欲情况以及黄疸消退的时间。再就是看检查的结果,常见的就是胆红素检查,另外还有其他的辅助检查。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
新生儿黄疸测量仪测量一般都比较准确。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即为正常。但检测时需要注意,应根据身体表面不同部位进行检查,以平均值为标准。
语音时长 01:35

2018-09-21

56686次收听

婴儿黄疸肝功异常好治吗
婴儿黄疸肝功异常好治,可以治愈。新生儿黄疸由于一些常见的病毒感染,比如甲肝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加上胆红素的直接升高,新生儿很容易患上黄疸症状。其次,治疗需查清病因,针对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酪氨酸血症等情况,采用合理治疗方法,除以往消炎利胆药,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2:08

2018-09-21

67208次收听

03:14
新生儿黄疸指标多少算正常
在医学上,把出生在28天以内的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对于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评估方法,是采用日龄胆红素或者是小时胆红素来进行风险评估。对于正常的新生儿黄疸指数最高约3毫克每分升,一般不超过10毫克至12毫克每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每分升。每天的胆红素升高
02:56
新生儿黄疸高的危害
新生儿出现黄疸,如果针对这种情况不能进行正确、及时地处理,那可能就会导致患儿出现智力发育落后的表现,也有可能会造成患儿出现运动发育落后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脑瘫的表现。另外,如果新生儿患有重度的高胆红素血症,同时又存在早产、溶血病、缺氧、酸中毒以及感染等高危的因素的时候,在这时候,很有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胆红素脑病的情况。新生儿的胆红素脑病又可以称为核黄疸。核黄疸,一般分为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以及后遗症期。核黄疸不仅危及生命,幸存者可因神经系统受损终生致残。研究表明,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觉损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因此,应该对黄疸患儿早期进行胆红素水平动态监测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
02:22
黄疸退了又复发怎么回事
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退了又发作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点,出现黄疸退了又复发的情况,可以考虑是与患者的原发病有关系。出现黄疸退了又复发的情况,说明患者的原发病还在,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具体情况还要看疾病来说,比如感染没有得到控制,溶血过程还在继续,以及大便排泄不通畅等等,这些疾病都可以导致黄疸退了又复发的情况发生。第二点,就是新生儿的光疗时间过短。第三点,就是有无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可以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退了又复发,黄疸反复出现的情况。第四点,就是婴儿肝炎综合征。婴儿肝炎综合征可以造成病理性黄疸。黄疸严重者可以引起核黄疸,导致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对于新生儿出现黄疸退了又复发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