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脏早搏的治疗

发布时间:2020-02-1361041次收听

语音内容:

心脏早搏治疗症状明显可通过心理治疗或抗焦虑治疗,β受体阻滞剂治疗,还可采取射频消融的方式治疗,不严重的心律失常可以不用治疗。

心脏早搏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在窦性或者异位节律基础上,心脏某一部分异常起搏点比正常节律提前发放电冲动,过早的引起心脏一部分或者全部激动。心脏早搏可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以及室性早搏等几种类型。

心脏早搏可以见于多种情况,见于生理性,偶发的心脏早搏没有明显症状,对人体的危害较小,频发的心脏早搏,患者会出现心悸、心慌、乏力、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严重的会进展为颤动,危及生命。心脏早搏若偶发,则无明显症状,无需采取药物治疗。心脏疾病引起的早搏,需要针对原发疾病给予具体的治疗。对于用药难以控制的频繁早搏,可以采取射频消融的方式治疗。不过,射频消融治疗好了这一处的异常起搏点,其他部位又可能形成心脏异常起搏点而再次形成心脏早搏,此起彼伏。

心脏早搏并不是很严重的心律失常,只要发作不频繁,不影响生活或工作,不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可以不用治疗。只有在发作频繁或者出现心慌的症状,或者有可能诱发其它的心律失常,需要做积极的治疗。同时对于能引起心脏早搏的原发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早搏的自我缓解方法
早搏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因、放松训练、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等方式自我缓解。早搏通常由情绪波动、疲劳、咖啡因摄入、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早搏吃什么药
早搏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胺碘酮片、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药物。早搏可能与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情绪紧张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心脏早搏的症状与危害
心脏早搏的症状与危害因人而异。有些人在心脏发生早搏时,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是仅出现了比较轻微的气短和心悸症状。但也有一些人如果是频发心脏早搏,会感觉到明显的头晕、乏力、心慌、胸闷、心悸,心脏还有可能会突然停搏。如果是良性心脏早搏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危害,但如果是频发心脏早搏,很容易会导致急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还有可能会引起顽固性的心律失常,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82067次收听

交界性早搏的危害
交界性早搏的危害之一就是心室颤动,这种情况通常都是因为交界性早搏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所致。若是交界性早搏长期存在,还有可能会引发心性猝死或者是导致心动过速。除此之外,频发性的交界性早搏有可能会引起供血不足。
心脏早搏的原因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吸烟、喝酒、喝咖啡、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炎、电解质紊乱、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手术麻醉等都可能导致心脏早搏。心脏早搏是在人群中很常见症状,指的是心脏某一起搏点比基本节律提前发出电冲动,过早的引起心脏一部分或全部除极。心脏早搏可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以及室性早搏。心脏早搏可见于多种情况,有生理性的也可见于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心脏早搏可见于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吸烟、喝酒或咖啡等情况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脏内某一部位出现了异常电激动点,引起心脏的提前的搏动。病理性心脏早搏可见于多种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炎等,也可见于电解质紊乱,或使用了某药物包括中药,还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某手术包括手术麻醉等情况。这些疾病可以导致心肌的病变,影响心肌正常的电生理状态,可以在心肌内形成异常的电激动点,影响心脏正常的电传导通路,这些异常状况可以发放电活动或影响电传导通路而引起心脏的提前收缩。
语音时长 01:27

2020-03-31

59738次收听

室性早搏的治疗
室早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室早的多少,是否室早引起了患者相关的症状,以及患者的基础心功能。如果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也没有症状的室性早搏,没有必要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但室性早搏频发,引起明显的心悸的症状,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可酌情选用美西律、普罗帕酮等药物治疗,心率偏快,血压偏高者,可以用贝塔受体阻滞剂。有器质性心脏病,并伴有轻度的心功能不全,原则上只处理心脏病,不必针对室性早搏用药,对于室性早搏引起明显症状的可以用普罗帕酮,美西律,胺碘酮控制;室性早搏伴心力衰竭,低钾血症,洋地黄中毒,感染,肺源性心脏病等情况的时候,应该首先治疗这些原发疾病,必要时可以用上述的抗心律失常药。另外就是如果患者室早非常多,又同时引起了严重的症状或心功能下降时,同时药物治疗又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时,还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室早目前在一些患者中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25

2020-03-31

58886次收听

早搏危害
早搏是一种非常常见临床疾病,它主要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临床上交界性早搏非常少见,目前较多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通常有很多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可以出现早搏,而这些病人早搏通常是没有太大危害。如果患者做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早搏的数量总体来说并不算太多,二十四小时发生几十次、几百次甚至几千次,这种情况早搏往往并不会带给病人太大伤害。如果早搏次数太多,比如室性早搏二十四小时可能发生上万次,那么即便患者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这种早搏也是需要干预。否则长时间频繁早搏有可能会影响到心脏收缩功能,从而带来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最终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情况。如果是有器质性心脏病病人,他的早搏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不完全一样,因此对于早搏病人首先要评估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
语音时长 01:30

2020-02-24

48330次收听

01:52
早搏的症状
早搏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它可以是良性,也有一些严重器质性疾病导致并发。如果患者平时不太敏感或者自摸脉搏早搏数目并不太多,则可能会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有些病人对早搏症状比较敏感,他的早搏数量比较多,因此可能在早搏发作时候会自觉心脏明显咯噔跳了一下。有些病人还会有心脏间歇或者突然下坠感。如果病人自己摸脉搏可以感觉到两次脉搏之间间隔时间有不同,甚至会有漏跳。对于早搏病人,还可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
心脏早搏的危害
生理性心脏早搏去除诱因即可,不会对身体带来伤害。病理性心脏早搏,容易导致患者有心悸、心慌、心功能不全、乏力、头晕、晕厥等问题发生,严重者导致患者猝死。心脏早搏是常见心律失常,在窦性或异位节律基础上,心脏某一起搏点,比基本节律提前发放电冲动,过早引起心脏一部分或全部除极。心脏早搏可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以及室性早搏等几种类型。心脏早搏可见于多种情况,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早搏,可见于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吸烟、喝酒、喝咖啡等情况,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脏内某一部位出现异常电激动点,引起心脏提前波动。不会对人体有危害,可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只要避免引起心脏早搏因素就可缓解。病理性心脏早搏可见于很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炎等,也可见于电解质紊乱或者使用某些药物,如中药,还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手术包括手术麻醉等情况。病理性早搏若是偶发,可不用处理,对人体影响不大。若是频发早搏,外加引起早搏基础疾病比较重,就有危险性,出现心悸、心慌、心功能不全、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尤其是频发室性早搏,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导致猝死。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8

59090次收听

01:57
良性早搏症状
早搏的症状与早搏发生的数量有关。部分早搏数目较少,每分钟小于五次,属于偶发,症状不典型。早搏次数较多时,会引起心慌、心脏骤停。总体而言,良性早搏相对安全,症状轻微,部分是由于过度紧张夸大早搏的不良感觉。早搏是指在正常心脏收缩周期以外的提前发生的一次收缩,根据发作的部位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交界区早搏。部分正常人由于紧张、情绪的激动可诱发早搏,这种情况无需处理,少部分合并了冠心病、高血压等器质心脏病,才会诱发更多的早搏发作。
02:04
良性早搏和恶性早搏的区别
早搏指正常心跳活动以外的提前发生的一次心跳,分为房性、室性等。总体而言,早搏相对安全。在部分正常人处于特定的心理或者生理状态,比如紧张、刺激、情绪波动,以及大量饮酒、咖啡等饮食之后,可诱发早搏的发作,大多为生理性,俗称良性早搏,无需特殊处理。有慢性、内科疾病、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情况的患者,发作早搏可能是疾病状态不稳定的表现,也可能由于早搏诱发心动过速,甚至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等风险,需要积极处理,给予口服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进一步通过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加强心电监护等方式,监测早搏的发生次数与频率。
心脏早搏的原因
心脏早搏这种病症不一定是因为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生理性因素、药物刺激、以及过度劳累等因素所导致的,因此大家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找到自己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才能够对症解决。
02:17
心脏早搏的危害
心脏早搏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为一种良性的早搏,无明显的危害。室性早搏又分为频发的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等。危害性比较大的室性早搏是指患者有心脏器质性病变,从而引起的早搏。比如患者患有冠心病、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然后合并了室性早搏,这种危害性比较大。特别是频发的室性早搏,在有心脏病史的基础上合并了频发的室性早搏,会引起室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室速、室颤等。这种是危害性比较大的室性早搏,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早搏的危害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早搏一般是指期前收缩。该疾病的危害有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律不齐。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日常调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01:31
早搏是什么意思
早搏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一般属于快速心律失常。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早搏患者的主要感觉相当于坐电梯忽然停止,或者会感觉有东西跳到嗓子眼噎住,患者数脉搏的时候,往往会数到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