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碳酸氢钠片的作用和用途

发布时间:2020-02-1761113次收听

语音内容:

碳酸氢钠片可以治疗胃病、碱化尿液、控制痛风复发、清洁美容。
治疗胃病、碱化尿液、控制痛风复发、清洁美容。碳酸氢钠片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氢钠,众所周知碳酸氢钠是属于偏碱性的物质,所以可以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酸、嗳气、胃灼热感、烧心等症状,可以起到治疗胃病的效果,一般来说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1-2片。碳酸氢钠溶于水呈弱碱性,中和胃酸,口服碳酸氢钠以后可以调节消化道的PH值,特别是对于胃酸的症状可以缓解,提高胃内的PH值,因为胃酸会导致胃壁的刺激甚至会腐蚀胃壁,导致胃穿孔,所以服用碳酸氢钠以后,可以减少胃酸对胃壁的刺激和消化。碳酸氢钠片中除了含有主要成分碳酸氢钠以外,还含有淀粉、液体、石蜡、硬脂酸镁等。同时碳酸氢钠片具有碱化尿液,控制痛风复发的作用,并且有清洁美容的功效。
但是不建议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对身体多个系统能够造成不良的影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胃反酸能不能喝苏打水
胃反酸可以喝苏打水。苏打水其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属于碱性饮料,可以中和胃酸,使酸对黏膜的刺激减轻,可以减轻腹疼的症状。但是要注意,由于酸和碱的中和作用,会出现酸碱中和反应,二氧化碳生成会增多。此时如果二氧化碳生成过多,不能够及时被吸收,就会出现腹胀。所以对于有胃酸同时又有腹胀的病人,不建议喝苏打水缓解胃酸。如果在有药物的情况下,最好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抑酸药或者中和胃酸的药。如果身边恰好没有这些药物,可以嚼苏打饼干。
语音时长 01:21

2021-12-30

95812次收听

02:25
胃酸过多吃酸的会怎么样
胃酸过多,如果吃酸的东西过多,就会使胃的症状加重。胃酸过多往往会引起一些酸相关性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如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从轻到重可以分成A、B、C、D四个级别;还有消化性溃疡,也可以由于酸分泌增高导致胃、十二指肠、食管溃疡;由于酸分泌增高,还可导致胃黏膜相关的淋巴瘤或胃泌素瘤,称为顽固性溃疡。表现为持续顽固性上腹疼,反酸烧心比较明显。部分还会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次数增多。这类疾病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胃酸测定和胃镜检查,才能帮助诊断。如果酸相关性疾病再吃酸的东西,会使酸进一步增高,导致疾病加重,还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如溃疡病,可能会出现溃疡穿孔或溃疡出血等。一旦出现并发症,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如果有酸相关性疾病,本来胃酸就过高,尽量不要吃酸的东西。
02:03
胃反酸能喝苏打水吗
胃反酸可以喝苏打水。苏打水其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属于碱性饮料,可以中和胃酸,使酸对黏膜的刺激减轻,可以减轻腹疼的症状。但是要注意,由于酸和碱的中和作用,会出现酸碱中和反应,二氧化碳生成会增多。此时如果二氧化碳生成过多,不能够及时被吸收,就会出现腹胀。所以对于有胃酸同时又有腹胀的病人,不建议喝苏打水缓解胃酸。如果在有药物的情况下,最好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抑酸药或者中和胃酸的药。如果身边恰好没有这些药物,可以嚼苏打饼干。
03:06
喝苏打水能缓解胃酸吗
苏打水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它的pH值大概是7.5-9.0之间,是一个弱碱性的溶液。苏打水是碱性,就能够去中和胃酸,胃液里头的PH值可能是2-3,用弱碱性的液体加进去以后,就能够起到一个酸碱中和的作用。当然,弱碱去中和浓酸,这样产生的热不会太高。生活中间有的病人,是高胃酸分泌状态,可谓出现胃脘部灼烧感,还可以出现胃疼,也有胃食管反流。这些症状发病的时候,都可以喝苏打水去缓解症状。其实喝纯净水、白开水也能够稀释胃酸,用中性的喝进去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胃酸反流吃什么药
治疗反流的药物主要是两类,达喜等中和胃酸的药和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抑酸类药物。胃酸反流也就是胃食管反流。发病基础是由于食管跟胃贲门,关闭不严之后,导致胃酸反流上来,特别是在饱食或者平卧之后,表现反流的症状会尤为明显。第一类中和胃酸的药,就是达喜(铝碳酸镁)这类药,起效特别快,迅速中和胃酸达到缓解的症状,但是作用时间比较短,一般一两个小时之后就失去效果。第二类是最常见抑酸药,这类药物称为质子泵抑制剂,简称PPI。常用是最早的第一代奥美拉唑,以及后来的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这类药主要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胃酸的分泌,让胃的ph值有所升高。胃的ph值升高之后,反上来的胃液就不酸,对食道乃至咽部的刺激就比较小,可以达到缓解症状目的。吃了抑制胃酸的药之后,并不是没有反流,也不会让贲门关闭,只是起到了让反流物不刺激的作用。当把这类药停止之后,反流的症状又会出现。
语音时长 01:33

2020-07-03

62037次收听

胃酸过多吃什么好
胃酸过多吃一些花椰菜、面条、香蕉等食物较好,中和部分胃酸同时促进胃壁损伤修复。
胃反流的症状有哪些
胃反流主要是因为患者胃肠道长期不消化,消化系统有障碍所导致的。胃反流引起的症状,主要可分为典型的症状和非典型的症状两种类型。典型的症状主要发生在饭后一小时左右,会出现反流以及烧心的情况,非典型的症状包括吞咽困难、胸痛以及咽喉部会有异物感等。因为发生胃反流,食管黏膜就会受到反流物的刺激,因此出现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等现象。如此便造成了食物吞咽障碍,不过需注意与食管癌相鉴别。食管癌吞咽困难的症状会比胃反流患者严重,且未反流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像哮喘、闷气以及咳嗽等食管外的症状,多是由于酸反流刺激到咽喉部而诱发。胃肠道内胃酸过多时就会导致出现胃反流的症状。所以建议患者可以吃一些,抑制胃酸的食物,比如含碱性的食物,花生。花生可以有效的中和胃肠道中过多的胃酸,达到缓解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17

2020-03-17

56850次收听

胃酸过多是什么原因
其实在临床当中许多的患者都会有这样的情况,有些患者的胃部就感觉特别的酸胀、不适,总是觉得有一股酸水就在胃部,也就是上腹部,觉得有些烧灼、不适或者是有一些嗳气想打嗝这样的感觉。胃酸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分泌胃酸的腺体过多,或者是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机制使得胃酸分泌过多,这些都是胃酸产生的原因。除了之外,也有一些临床当中非常少见的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如果患者有胃酸分泌过多的现象,还是建议到专业的医院找消化专科进一步的就诊,来明确一下胃酸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看一下胃酸分泌过多有没有对患者的胃或者是十二指肠以及食管产生了进一步的损害,所以还是需要进一步的诊治确诊,来明确一下胃酸过多的原因。
语音时长 01:59

2020-02-14

49146次收听

治疗胃酸的方法
胃酸过多,通常提示有上消化道问题。至于如何治疗?要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以及相关检查结果。首先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查明确诊断,根据检查结果针对性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定治疗方案,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话,一般是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个抗生素+铋剂)杀菌治疗。Hp阴性的话一般对症治疗就可以,比如说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等等。如果是药物引起的,比如说非甾体类抗炎药或者激素类药物等等,停用相关药物以后症状会慢慢缓解,也可以加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比如说雷贝拉唑,奥美拉唑等等。同时,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饮食相对清淡易消化,尽量避免生冷,油腻,辛辣食物,戒烟戒酒。
语音时长 01:24

2019-12-30

58778次收听

02:06
经常胃烧心怎么办
如是年轻病人胃烧心,可口服抑酸药物观察疗效。必要时应进行胃镜检查,排除消化道肿瘤性疾病。大部分胃烧心病人是由于胃酸分泌的增加导致,也有一部分是消化不良导致胃的烧灼感。如果病人是初期出现,而且是年轻的病人,可以开展经验性治疗,如口服抑酸的药物。而用药后症状很快缓解,说明就是胃酸增多引起来的,可以继续治疗和观察。如果病人年龄偏大,超过四十五岁,或者有胃癌的家族史,一定要做胃镜的检查,明确烧心的具体原因,尤其是排除胃和食道、贲门等地方有没有肿瘤性疾病,只有排除这些疾病,用药才能安全。
吃什么都觉得酸是怎么回事
吃东西时觉得酸的原因,在西医和中医上的看法是不同的。西医认为吃东西时口酸,可能是患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溃疡,胆囊炎等疾病;中医认为肝热则口酸,肝火旺盛、肝胃不合、宿食停滞等,导致吃东西是口酸。
恶心吐酸水怎么办
患者出现了恶心吐酸水的情况,首先有可能是由于一些慢性胃部疾病所诱发的,这种情况建议先到医院检查清楚病因再进行治疗;其次,有可能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抑酸药物来进行治疗,缓解不适。
01:17
抑制胃酸的药
抑制胃酸的药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是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第一,H2受体拮抗剂,比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等,H2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地阻断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使胃酸分泌减少。不仅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而且能部分地阻断组胺、五肽胃泌素、拟胆碱药和刺激迷走神经等所致的胃酸分泌;第二,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常用的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等。现在临床上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应用的更多一些,这些拉唑类的药物都可以通过抑制B细胞的氢钾ATP酶来起到抑制泌酸的作用,能够帮助抵御胃酸。
胃酸过多吃什么药好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还是很多的,比如说胃肠动力药物、胃黏膜保护剂、以及质子泵抑制剂等治疗肠胃疾病的药物,其中胃黏膜保护剂是必须服用的,并且,大家在出现胃酸过多的情况以后,需要多注意饮食和日常生活。
人参健脾丸治胃酸吗
人参健脾丸可以用于治疗胃酸,并能保护胃黏膜,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而在服用该药物进行治疗时,可以直接按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口服,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不过人参健脾丸有一定的注意事项需要关注,尤其是服药期间不能吃不易消化的食物,且不宜人群应谨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