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性脾胃湿热的症状

发布时间:2020-02-1761347次收听

语音内容:

脾胃湿热,属于中医的说法,也就是中焦湿热,男女都可以得病,一般以男性多见,可能与平时的饮食起居习惯有关系,比如说研究刺激,过分进食辛辣,油腻,刺激食物。

至于具体的症状,可以有上腹胀,腹痛,可以是隐痛,胀痛,烧灼痛等,嗳气,恶心,干呕,小便短赤,大便黏腻或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等。相当于很多种上消化道疾病,比如说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等等。

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首先,还是建议做相关检查,比如说胃镜,幽门螺杆菌等等,根据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以后可以针对性的治疗,同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定时定量或者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女性患者,尤其需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消化道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脾胃湿热长痘痘怎么办
脾胃湿热长痘痘可通过调整饮食、中药调理、外用药物、改善生活习惯、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脾胃湿热通常由饮食不当、湿热体质、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1、调整饮食减少辛辣刺激、油腻及高糖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脾...
03:00
健脾去湿的中成药
常见的健脾祛湿的中成药种类很多,比如像五苓散、参苓白术散、疏肝健脾丸、香砂六君子丸、香砂平胃散、香砂养胃丸、湿毒清胶囊、八正散、石韦散、三仁汤等等。儿童出现痰多、四肢无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可能有脾虚或湿气重导致。对于儿童,常用的健脾祛湿的药物有健脾丸、醒脾养儿颗粒、木香顺气丸、桂皮丸、参苓白术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对于养脾祛湿,患者也要注意日常的饮食健康,要尽量保持饮食清淡,保证饮食时间,不要暴饮暴食。保证充分休息,不要熬夜,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体育运动。
脾胃湿热的症状
脾胃湿热就是脾胃主运化、运化不利、聚水成湿,当湿热产生在中焦,堵塞中焦的气机,一方面胃主和降顺,降的功能以降为顺,所以湿热阻滞中焦之后,首先是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然后吃进去有脘腹胀闷,又有食而不化,总是觉得脘腹部有一种闷、胀的感觉。第二,脾主运化,我们转化的水谷精微之气就不能够很好的播散到全身,所以身体得不到精华,水谷精微的供养,身体就很困重,比较疲倦,即便休息之后也缓解不了,因为精华之气不能供养全身的周边肌肤,供养周边的脏器和组织,所以就有一种很疲劳很闷,感觉到有种热热的,有种燥热、烦热,有时候会冒汗,但是冒了汗之后热还是解不了,就是湿热困阻,所以这种湿邪在里面它跟一般的风寒不一样,发汗之后,风寒就可以解,这种湿热就很难解,发完汗之后更困了,因为水减少了,所以他需要祛肾湿、化湿、利湿,把湿去掉,把热清掉,从下而解,从大便小便清才可以。所以湿热聚集在身体里面,到哪个脏腑都会影响,所以主力肝胆,肝胆不利,皮肤上就会发黄疸,甚至会有一种发痒,湿热在皮肤上,随着肺气到达皮肤,阻碍周围的气机不通畅,又热又湿、阻滞,会痒,所以湿热流注到全身每个地方,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辩证,所以湿热症,需要很好的去关注和调理。
语音时长 02:20

2020-04-22

62453次收听

02:50
脾胃湿热如何调理
脾胃湿热是因为脾气虚,使水聚化成湿,湿聚生热,生热的原因有:一、内在的脾气虚而产生。二、脾气虚,湿热之邪,直接进入到内脏而导致湿热的积聚,常常出现身体的困重、脘腹胀满、舌苔黄腻、小便黄、泄泻、痢疾等严重的反应。脾胃湿热的调理方法有:一、荷叶、藿香、佩兰、木棉花、鸡蛋花、竹叶,具有芳香化湿的作用。一、祛湿茶、七星茶,可以清化湿热,使人体内的气机能得到运化,化掉湿清掉热。三、饮食上要注意肥甘厚味,特别是烧鹅、烧鸭汁料比较鲜美的食物,容易产生湿热,出现干渴,因为味道很重,就会吸水导致干燥,产生热,再跟湿聚集就会湿热之症产生,所以这种饮食上调节也是要平肝淡味来调节。
03:05
脾胃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湿热是脾胃主运化,运化不利,聚水成湿,脾胃湿热的症状有:一、胃口不好,没有食欲、脘腹胀闷。二、脾主运化,我们转化的水谷精微之气就不能够很好的播散到全身,所以身体得不到精华,水谷精微的供养,身体就很困重,比较疲倦,即便休息之后也缓解不了,感觉到有种热热的,有种燥热、烦热,有时候会冒汗,发完汗之后更困,所以需要祛肾湿、化湿、利湿,把湿去掉,把热清掉,从下而解,从大便小便清才可以。湿热聚集在身体里面,到哪个脏腑都会影响,皮肤上会发黄疸、甚至发痒,湿热在皮肤上,随着肺气到达皮肤,阻碍周围的气机不通畅,又热又湿、阻滞,会痒,所以湿热流注到全身每个地方,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辩证,所以湿热症,需要很好的去关注和调理。
女性脾胃湿热的症状
女性脾胃湿热的症状可表现为胃胀,出现烧灼疼痛、反酸嘈杂、口干不欲饮水,胃口不好,甚至出现恶心想吐,小便短赤,大便溏泄或不畅,舌苔黄腻,脉濡或滑等情况。患者一旦出现脾胃湿热的症状,应注意饮食的均衡,避免进食刺激性的食物,如过酸过辣或易产气的食物,还需保持心情舒畅,且适当锻炼身体。
胃火旺症状
胃火旺它属于中医的症状。胃火旺就是因为火气太重,内热太多。胃火旺的患者会觉得体内水少,爱喝水,爱吃凉,吃东西特别多,消谷善饥,大便秘结等。胃火旺主要就是以上的这些症状表现。胃热,中医认为是胃受了邪热,或过量的食用煎炒燥热的食物。患者建议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保持饮食的规律。另外要戒烟酒,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和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样对改善胃火旺的症状有很大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35

2019-09-04

58064次收听

胃火大怎么解决
胃火大了,可以通过食物来进行食疗。一,川莲、灯芯花、莲子芯、麦冬等,金银花、菊花、薄荷、鲜芦根等煎水当茶喝。具有泻胃火,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咽肿、鼻血、胃热、呕吐等病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二,用鲜芦根、白菊花、鲜茅根、鲜桑叶、鲜竹叶、鲜薄荷叶、鲜金银花煎水喝。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鼻血、咽肿、胃热等病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三,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片同炒,此膳可清胃健脾。
语音时长 02:04

2019-09-04

58617次收听

01:18
脾胃湿热的症状
脾胃湿热,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而形成的证候。脾胃湿热的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脾胃湿热叫中焦湿热,表现为中焦的症状。患者出现在水谷运化和腐熟两个方面症状,第一个是饮食,患者会出现胃口不好或者有时候胃胀,还会出现腹胀、泛酸水,另外患者脾气运化不好、大便粘腻。其次,脾胃湿热还可以导致患者口腔有异味,舌苔比较粘腻,还有口舌生疮等。最后,脾胃湿热往往还可能伴有皮色外露,出现面色的苍黄或者出现小便异常如尿赤等症状。
脾胃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脾胃湿热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多与不正常饮食还有生活习惯有关。而当疾病出现时,会有症状出现,当有消化不良、口干、大便不通顺、易肥胖等这样的症状时,就需要警惕起来,有可能是脾胃湿热在作祟,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
胃火大应该怎么办
胃火大的调理方法:一、少吃辛辣、煎炒、烧烤食物,少饮酒;二、保持愉快的心情,防止肝火犯胃;三、可以运用中药来治疗胃热,如白虎汤、大承气汤、泻心汤、玉女煎,另外临床常用的成药有黄连清胃丸、牛黄清胃丸、加味保和丸,根据不同症状的胃热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2:29

2018-09-29

59679次收听

湿气重怎么调理最快
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会突然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甚至是肠胃炎的症状,其实这都是湿气惹的祸,出现了湿气重的情况,大家也不用担心,因此可以通过调理来缓解症状,帮助我们的身体恢复健康。
肠胃湿热能自疗吗
讲了这么多有关湿的问题,大家已经意识到当个中医大夫不简单。今天,我们再聊聊肠胃湿热的问题,给几个简便易行的方法,供大家在求医不得或户外无医可求时参考:
脾胃湿热怎么办
脾胃湿热总的治疗原则,从中医角度,就是健脾和胃,清热化湿。可以用清中汤,清热燥湿,和胃降腻,和胃止痛。可以吃一些清化中焦湿热,药食同源的食物,或者代茶饮,比如薏米、绿豆、赤小豆、白术、茯苓、荷叶。另外也要注意饮食起居,不能熬夜,不能喝酒,少吃辛辣刺激、太油腻的食物。可以起到减少脾胃湿热的作用,养大于治疗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03

2018-04-11

52544次收听

01:29
什么是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是指湿热之邪困阻脾胃。从中医角度讲,脾属土,脾主运化水湿。湿邪困阻脾胃会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湿邪运久之后可化生热邪,湿为阴邪,需用温性药物,热属阳邪,需用寒性药物,两者矛盾,治疗比较困难。